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如其人”说辨

发布时间:2021-06-19 17:42
  “文如其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观念,并且被大多数论者所接受。人与文的统一、做人与立言的统一,是艺术家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与文、言与行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具有完全一致性,由于种种原因,“文异于人”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本文导论部分首先对研究对象的选择进行了界定和说明;其次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文献,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再次,交待了行文的内在逻辑和理路;最后,对论述的目的及可能产生的意义予以简单陈述。 第一章着重考察历史上围绕“文如其人”观念的论争。从扬雄提出的“心画心声”说,再到刘勰申述文章应该“因内符外”的主张,再到苏轼明确讲出“文如其为人”,持肯定意见者颇有势力。但是历史上又时有质疑之声,元好问依据潘岳人格与诗语的反差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钱钟书指出巨奸或热中人可以饰伪,论据确凿又言之成理。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都有存在的理由,这就呼吁后学予以深入探讨,以期实现统一的把握。 第二章以文学风格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风格形成的原因、作家人格与文学风格的关系,来论述“文如其人”的合理性之所在。文学创作是出于作家自我的心理需要。作家通过创作活动来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理想,阐释自我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与追求,因而他的创作个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审美风貌。可以说,作家有什么样的才、气、学、习,就会创作出什么样风格的文学作品。不过必须注意,从根本上制约作品风貌的主观因素是作家的特定气质,也就是刘勰所谓的“肇自血气”。 第三章通过探讨作家的伪饰情形,审美的距离感和文艺的超越性,旨在论证“文如其人”的片面性之所在。王充的“文德”说认为,所有文人都想做到品德与文风的统一,如果感觉这个标准太高,那么至少也要做到文德与文风的一致。而人的品德与文德相吻合往往具有相对性。其次,审美的距离感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可能只看其文不观其行,只赏其文不审其品,造成文品与人品的混同。再次,从创作角度看,艺术本身就是幻想的产物,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理想以及愿望,都很难得以视线和满足,于是艺术家们将这些人类的美好愿望转化为美的形象,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来,所以创作中的艺术家高于现实生活中的他本人,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超越现实。 结语部分对全文予以总结,对相关问题予以补充阐释。“文如其人”命题中的“人”若仅是指作家的特定气质,它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若延伸至道德人品层面,则很容易被证伪。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个人的存疑
第一章 “文如其人”的历史论争
    一、历史上的肯定观点
    二、历史上的否定观点
    三、调解的必要与可能
第二章 “文如其人”的合理性之所在
    一、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研究
    二、影响文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三、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的关系
第三章 “文如其人”的片面性之所在
    一、作家的饰伪情形
    二、审美的距离感
    三、文艺的超越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宗良;;蒲i蒙娇急姘隳尽嬗肫严然巯壬倘禰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Karaulova Gulbagira;哈尔姆斯的艺术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金红梅;金学铁与鲁迅的杂文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高义吉;司櫖恷太郎のkt史小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森森;“文如其人”说辨[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阿茹娜;现代蒙古族作家的传统与创新之观[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王婷;蒋韵、笛安合论[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红利;刘勰的文学风格论试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薛慧娜;论八、九十年代文学中的“鬼话”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You Jie;论彼得•汉特克的小说《大黄蜂》中的反传统倾向[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刘佳;贾斯汀·希尔和裘小龙笔下的中国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腾飞;论作家的超越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瑞丽;挣扎·逃离·迷失·拯救[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周柳;试论“大师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5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15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