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拓展地域文学研究的诗学格局

发布时间:2017-03-28 05:11

  本文关键词:拓展地域文学研究的诗学格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既坚持民族文化独立,维护文化多元的深远战略意义,又包含了对当下文学发展问题的思考。在20世纪60年代自欧美国家开始、后来影响至亚洲的"文化研究"概念中,地域文化研究是其涉及种族、性别、阶级、民族及差异性、女性文化和后殖民文化等众多研究意向的一部分。中国在进入80年代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始形成潮流。在这一领域里,人们或系统地描述一个地方区域的文学发展史,或对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影响关联,对具体的地域文化文学现象、文学
【作者单位】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地域文学 文学现象 中国文学 差异性 地域空间 发展问题
【分类号】:I0-05
【正文快照】: 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既坚持民族文化独立,维护文化多元的深远战略意义,又包含了对当下文学发展问题的思考。在20世纪60年代自欧美国家开始、后来影响至亚洲的“文化研究”概念中,地域文化研究是其涉及种族、性别、阶级、民族及差异性、女性文化和后殖民文化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华;转型期一个文论经典的诞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萍;立体透视民族灵魂[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仕华;;扩张的虚无——论文学研究的泛文化症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郭富平;;历史主义文学观的理论启示与话语困顿——以两部典型文论教材为对象[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3 宋卫红;朱霞;;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中的身体政治学[J];西藏研究;2011年04期

4 冯涛;王琳;;《边城》与《我的安东尼亚》地域文学主题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胡斌;;身体“炼狱”中的知觉体验与道德困境[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6 周敏;;“文学”研究的方向——胡伯特·兰高尔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7 赵毅衡;;都是“审美”惹的祸:说“泛艺术化”[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8 段炼;;视觉叙事的结构与话语[J];美术观察;2011年08期

9 李长生;;重述“图画转向”[J];文艺评论;2011年07期

10 泓峻;;对30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两次范式转移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鹤鸣;;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文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陆扬;;文艺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周平远;;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郭跃辉;;新时期外来文论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岳雯;;文学会走向终结吗?——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文艺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宁;;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国际背景、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8 谢纳;;“空间转向”与当代文艺理论建构[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赵文;;反思与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与当代文艺学建设刍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帆;文化研究:打开了什么?[N];文艺报;2005年

2 李庆本;超越审美研究与文化研究[N];学习时报;2001年

3 杨扬;文化研究:谨防庸俗社会学回潮[N];文汇报;2003年

4 贾蕾;文化研究与中国走向世界[N];文艺报;2004年

5 李卫华;当前文艺学中的“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6年

6 王宁;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1年

7 宁逸;气象宽阔的地域文化批评[N];文艺报;2001年

8 金惠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胡菊兰翻译整理;电子媒介·文学危机·文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崔立秋;文学理论遭遇危机了吗?[N];河北日报;2006年

10 解玺璋;文化研究译著再度走红[N];北京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贺玉高;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2007年

7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龙新;文化批评的三种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凤英;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唐君红;巴金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地域特色[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左少峰;阿尔都塞症候式阅读法[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辛慧慧;探寻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新出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7 纪晓玲;女翻译家冰心及其译作《吉檀迦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薛丽萍;从文化视角比较简·爱和林黛玉的不同命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健平;《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儒家文化之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10 雷洪梅;媚俗:大众文化研究的关键词考察[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拓展地域文学研究的诗学格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1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f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