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

发布时间:2020-07-04 04:33
【摘要】: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名刊《小说月报》(1910——1931)在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中占有独特地位:它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它是当时唯一一个通过“革新”转型成功的文学期刊,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团体之一——文学研究会的代会刊。作为文学、媒介、出版机构共同塑造的现代刊物,它为研究现代文学产生之初的媒介环境和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本论文以现代文学发生时期媒介生态研究视角结合《小说月报》的微观分析,试图为深入理解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新的视角。论文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 导论。论文首先回顾了《小说月报》现有的研究成果。然后,论述了印刷媒介作为社会变迁的“酵素”,媒介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技术发展的必然,人为的因素只不过是适应了这一必然的趋势。 第一章,从《小说月报》1911——1931存在期的文化和出版环境出发,通过对民初上海文化生活的描述、出版环境改变之下文人生存方式的改变描绘出《小说月报》在发生之初的媒介生态环境,对现代文学发生中的媒介和出版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论文探讨了《小说月报》转型前后作为一份成功的文学期刊的不变因素。从杂志本身的特质、对读者的培养和商务印书馆的机构运作三个方面,全面探讨《小说月报》作为一份现代文学杂志的成功因素。 第三章,论文主要分析《小说月报》的编辑群体。作为《小说月报》转型的显在变因,《小说月报》的五位编辑以各自鲜明的编辑特色和不同的办刊理念共同塑造了《小说月报》。《小说月报》的转型成功不是取决于某一位编辑而是五位编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论文主要对《小说月报》作为纯文学期刊的文学策略进行了研究。语言问题是用以划分《小说月报》不同阶段的显在标志、翻译文学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重点所在、《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的紧密关系是其成为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的重要原因。从这三个角度去研究《小说月报》,是希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对现代文学发生及其蕴含的历史经验进行新的反思。结语。主要总结了《小说月报》对当代文学期刊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6;G23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警春;;论茅盾都市新女性形象创作的重大意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钟桂松;;《腐蚀》:从小说到电影——谈茅盾的立场[J];书城;2011年07期

3 沈卫威;;茅盾的晚年——历史及其限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马艳;;茅盾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历程[J];兰台世界;2011年17期

5 徐涵;;茅盾的异性立场——谈茅盾二十年代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6 亦兰;;茅盾最爱看的小说集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8期

7 丁尔纲;;茅盾对“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贡献——纪念茅盾逝世30周年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晏青;;茅盾的战争文学观[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01期

9 刘诚龙;;一样婚配三样情[J];钟山风雨;2011年03期

10 宋会贤;;茅盾早期文学思想[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万生;;茅盾内在的文化矛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李继凯;;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3 贾振勇;;创伤体验与茅盾早期小说——兼谈中学语文教材、高校文学史教材对茅盾作品的选择与阐释[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汪亚明;;论茅盾小说的叙事范式及当代回响[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5 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丰隆;;尽心竭力 风雨同舟——记茅盾给毛泽东同志当秘书的一段经历[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叶念先;;父亲与茅盾、老舍和巴金[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浩帆;;张毅汉——一位被遗忘的小说家[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开鸣;;关于重新评价《蚀》三部曲的辨析[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10 赵炎秋;;论茅盾的艺术真实观[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其章;《小说月报》终刊之谜[N];光明日报;2004年

2 中国茅盾研究会代会长 万树玉;学习弘扬茅盾求是民主助人进取的精神[N];嘉兴日报;2011年

3 树 玉;茅盾手书长卷[N];中国商报;2005年

4 津讯;《小说月报》第13届百花奖揭晓[N];文艺报;2009年

5 ;《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揭晓[N];文艺报;2011年

6 李继凯;堪为师表的茅盾[N];文艺报;2011年

7 记者 廖翊;茅盾奖:规则公正,结果令人信服[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韩浩月;呼唤“茅盾主席奖”[N];世界报;2011年

9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丁尔纲;今天,我们是怎样重读茅盾[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徐丽梅;《小说月报》魅力何在[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端传妹;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陶春军;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D];苏州大学;2012年

4 金春仙;茅盾与李箕永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邱培成;前期《小说月报》与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6 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茅盾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天助;《蚀》的文学语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池大红;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两副镜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庆元;《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玉娜;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鲁纤;《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甘会云;20世纪初新文学批评的及物性和理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丽蓉;当代选刊《小说月报》办刊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鑫;改写理论下的《小说月报》(1910-1932)翻译小说选材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高冬可;茅盾前期的期刊编辑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7 陈玲;新世纪《小说月报》短篇小说走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江燕;正邪两赋  亦剑亦箫——论茅盾对塑造人物复杂性格的认识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4年

9 周宁;文化阐释:茅盾“时代女性”创造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晓红;《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儿童文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40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40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