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新文学传统与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10 18:43
  本论文重点考察新文学传统在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中的承传。这一时期的台湾处于戒严状态,白色恐怖弥漫全岛;官方出于防御心理机制,将1949年前的大多数新文学作品特别是左翼文学界定为“禁忌”。一般较难从具体作品的传播来考察新文学传统在台湾的接受情况,但文学教育的运作过程中,新文学传统仍然潜在地发挥着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教育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围绕反共文学创作、青年动员、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而展开的文学教育自然需要呼应时代主题;不过,文学活动自身的弹性空间、作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国语运动中奠定的语言观、市民文化性格等因素掺杂在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规避了现实政治对文学创作的消极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以间接、迂回的方式承继了新文学传统。论文的主体部分由绪论、正文、结论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起、评述研究现状、阐释论文研究思路,重点论证从文学教育的线索来考察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的适用性。本论文论及的“新文学传统”是一个从五四文学传统中引申出的更具包容力的传统,1949年前的新文学实践当中奠定的语言观、现实观、文学观是构成新文学传统的重要部件。正文部分第一章以反共文学教育为研究对象,从“文艺工作者”这一关键词入手来论述官方文学教育的策略,探寻文艺理论家如何将作家动员到一个以“工作者”身份为号召的政治同盟。由于此时文学的功能性得到官方确认,国民党文艺阵营三、四十年代倡导的“三民主义”文学理论成为引导作家创作反共文学的工具;作家受到动员,虽深感困惑却不得不实行相应的创作转向。“生活”与“写实”是新文学诞生之后理论界频繁使用的语汇,一九五○年代台湾的反共文学教育也有所借用:前者作为创作过程的中介物,被视作与政治实践同义的概念;后者则落实在有关写实主义的理论表述中,对反共文学创作产生直接影响,不过,在反共文学当中“写实”和“生活”都是被篡改本义的概念。在论述反共文学教育对新文学传统进行的篡改之后,第一章还论述了该教育活动中所蕴含的两点积极因素:中国文艺协会小说创作研习组、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等机构开展的集体文学教育并不盲从于政治宣传,教育者有意引导受教育者重视文学本体;反共文学论者最初号召作家从“人性”的角度攻讦政治敌手,却由于司马桑敦、聂华苓等创作者对法国作家纪德进行有选择性的接受,写出了真正探测人性深度的文学。这两方面因素结合之后导致反共文学面临自我消解的命运。第二章讨论文学教育中的青年问题。青年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运动的主力,五四之后的出版物注重面向青年读者宣传各种新知,无形中结成一个以青年为支撑的“想象的共同体”;各派政党也对青年问题高度重视,能否成功动员青年成了决定各项运动成败的关键议题。放在文学教育的环节中来看,文学青年比思想已获成熟的作家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自新文学诞生起,教育者对文学青年进行的指引不单纯从文学本身立论,也有意在文学教育当中混合人生教育的成分,使得文学启蒙与思想启蒙同步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青年的苦闷成为教育者除之而后快的消极事物;与此有关的纠偏始自于一九二○年代初期的大陆,至一九五○年代的台湾仍有体现。接受教育与动员的过程中,青年逐渐被改造,不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包含了对抗政治动员的因素。正如新文学初期的青年文艺社团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青年参与写作时,多注重艺术世界的营造而回避政治主题,这无形中使得官方文学教育者的教义无处落实。虽然“新文艺腔”的问题仍是文艺家们对青年创作进行批评的重要原因,年轻的写作者却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进步;这一时期,青年作家如端木方等人与五四时期的作家遥相呼应,由于端木方他们对自身处境的敏感体察,其作品悲剧性的浓度可说是更为加深。第三章在台湾的国语运动当中寻找新文学传统的因子,从三个角度展开:本省籍作家在国语运动当中经历了怎样的努力过程;中学课堂内的国文教育与课堂外的文学教育如何互动;五四时期形成的语言观如何在一九五○年代台湾的作家创作中体现。国语运动在光复初期的台湾开始推行,政府官员与民间知识分子当时就对统一语言的必要性形成共识,推行国语的具体过程最集中地体现了语言问题对于“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意义。本省籍作家进入中文创作之前必须要克服语言障碍,促使他们形成了对语言的敏感以及关注语言的自觉意识,这一点在他们后来的创作中一直有所延续。与此同时,国语运动衍生出其他有关文学教育的问题:例如中学国文课堂上,学生无法得到较深入的文学启蒙,这其实是1949年前新文学教育没有解决的问题;加上在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新文学尚未进入大学中文系,中华文艺函授学校承担起为新文学传灯的责任,国语教育与文学教育都是函校教员关注的议题,该函校对于提升本省籍青年的写作能力做出了一定贡献,也纠正了官方文学教育的若干弊病。从语言的角度来考量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可发现教育者对五四时期“文学的国语”口号的呼应:批评家引入西方文学作为参照,批评中文创作表现力不够,这种危机感直接引导写作者重视斟酌语言。第四章聚焦文学大众化与通俗化的议题。“文艺大众化”是1949年前新文学作家所热议的话题,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文坛较少直接重复这一口号,但官方在文学教育、宣传中都贯彻了与之相通的话语表述。论文从相关史料中提炼出“到民间去”与“从民间来”这两个词组,以之概括这一时期文学教育者的大众文学观。对于官方的文学教育者而言,大众化与通俗化两条路径都可发挥文学的政治潜力;不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一经结合,官方设计的大众化文艺路线却发生了偏移,以“反共加爱情”为题材的创作就颇具有通俗文学面目。此外,生命力顽强的市民文化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发生作用,当作家作品的受众从“大众”过渡为“市民”,文学教育者期冀的政治效力消退,而“人的文学”渐次浮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学与宣传——反共文学教育的关键词分析
    第一节 一九五○年代台湾“文艺工作者”的塑形过程
        1. “文艺工作者”身份与作家的政治同盟
        2. 以符咒代替符咒——反共文学的动员过程
    第二节 “写实”与“生活””——反共文学与新文学共享的关键词
        1. “理想-实践-生活-意识-作品”创作程式分析
        2. 一九五○年代台湾的“写实主义”与反共文学作品分析
    第三节 反共文学教育的副产品
        1. “小说研习组”——集体文学教育的尝试
        2. “人性”的文学与反共文学的瓦解
第二章 动员与呼应——文学青年与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文学教育
    第一节 文学青年的苦闷与日常生活
        1. 文学青年的苦闷
        2. 文学青年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面向青年的文学动员与革命动员
        1. 文学青年与“想象的共同体”
        2. 动员与对峙中的文学青年
    第三节 青年的文学与文学的青年
        1. “新文艺腔”的问题——从青年创作看新文学的成长轨迹
        2. 从‘铁屋子”到“废墟”——悲剧时代的青年心灵史
第三章 国语与文学——新文学传统与“国语运动”中的文学教育
    第一节 国语运动中的本省籍作家
        1. 国语运动与一九五○年代作家的语言隔阂
        2. 一九五○年代台湾本省籍作家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国文教育与文学教育
        1. 国文课堂:从五四时期到一九五○年代的台湾
        2. 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校外文学课堂
    第三节 白话文学的检视
        1. “文学的国语”与中国文学危机论
        2. “描写”问题——从“五四”到一九五○年代的白话文学
第四章 “娱乐与教育”——一九五○年代语境下文学的通俗化与大众化
    第一节 一九五○年代台湾“文艺大众化”口号溯源
        1. “到民间去”——有待实现的大众文艺远景
        2. “从民间来”: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教育的民粹主义倾向
    第二节 爱情——一九五○年代文学的第一通俗要素
        1. 从“革命加恋爱”到“反共加爱情”的写作模式
        2. 爱情小说的反动——以徐舒《江湖行》为案例
    第三节 从“大众”回到“市民”———日常生活观照中的文学
        1. 乱世传奇与读者的阅读期待
        2. 市民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新宪;;论光复后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J];东南学术;2010年04期

2 李斌;;论1930年代《中学生》杂志倡导的白话文观念[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3 瞿骏;;“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再思——以“转型时代”(1895—1925)学生生活史为例[J];学术月刊;2009年07期

4 陈晓明;;开创与驱逐:新中国初期的文学运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生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9年05期

5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J];学术月刊;2008年11期

6 李勇;;从文学性到文学生活——文化研究范式中的文艺学基本范畴[J];艺术广角;2008年02期

7 黄万华;;左右翼政治对峙中的战后香港文学“主体性”建设[J];学术月刊;2007年09期

8 邓艮;;“新文学”:一个文学史概念的百年浮沉[J];东南学术;2007年05期

9 张鸿声;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 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5期

10 李怡;20世纪50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新诗世纪回顾的一个重要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志云;《文艺先锋》(1942-1948)与国统区文艺运动[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4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1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41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