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悖论——政治的悲剧与文学的辉煌
发布时间:2020-07-23 16:41
【摘要】: 李煜是中国词坛上极为特殊的一位词人,作为千古词帝,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昏聩无能的末代君主,这就赋予了李煜太多不同寻常的特质:政治上国破家亡的悲剧和文学上椎心泣血的辉煌纠缠在一起,成为他无法挣脱的悖论。 历来学界对李煜的政治悲剧与文学辉煌有诸多论述、探讨,但早期研究多停留在对其作为帝工的腐朽性的批判上,抹杀其成就,致使许多问题遗留至今。对李煜词前后期艺术风格、艺术境界变化的问题上,多归究于政治悲剧所带来的人生突变等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未能深入至李煜个人艺术气质这一内核探寻其根源。本文试图从李煜人生入手,剖析他一生不改的独特艺术气质在他政治生命和艺术生命中打下的烙印,阐明李煜的艺术气质是如何在背后引导着李煜的生命走向。 文章第一部分:青少年时代的李煜就表现出鲜明艺术气质,以及对安邦治国的疏离,家庭环境以及所受教育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特点。这对李煜成年以后的人生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阴差阳错,李煜登上南唐国主之位,虽然政治上不乏理想热情,经济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矛盾,但由于李煜浓烈的书生气质以及对安邦治国的疏离,导致南唐错误地采取了对北宋一面倒的策略,外交、军事上只能陷入无所作为的窘境。看似积极应对,实际上包含了放弃。这无疑使南唐危亡局面雪上加霜。 第三部分:就在南唐首鼠两端、进退维谷的时候,北宋经过长期的准备挥师南唐。在高强度的外部压力下,李煜在和平时期被掩盖的游离于角色定位之外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浮出水面,南唐所做的军事抵抗几乎全部是有始无终,南唐的灭亡不可改变。 第四部分:当南唐亡国的时刻到来的时候,李煜没有实践以死明志的誓言,率部出降。被囚汴京后屈辱的经历,促成了他的觉醒——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为南唐国主的责任。以降王的处境言,这样的想法是极其危险的,然而李煜无法压抑。他把这种情感注入到词中,他的词有了非同凡响的感染力。这大大触怒了北宋统治者,最终导致了李煜的悲惨结局。李煜的觉醒虽然为时已晚,但却是可贵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6757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姝麟;李煜与李清照词作中的艺术世界[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7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6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