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体论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组成部分,“尊体”意识是贯穿各篇论文始末的一条主要线索,也是《文心雕龙》文体论建构的核心理论,具有重要的文体学价值和文学批评意义。有关《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研究,学界一般侧重于对文体范畴、文体分类的探讨,对其中所体现的“尊体”意识虽有涉及,但基本上还没有做到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刘勰“尊体”意识的成因和意义,文中以《文心雕龙》“论文叙笔”20篇为中心,同时结合《文心雕龙》其他篇中的有关论述,着重探讨文体论中所体现的“尊体”意识,具体抓取刘勰“尊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宗经”思想与“尊体”意识的关系、文体论的文章辨析以及“尊体”观念对文体论体例的建构等几方面的内容,从总体上揭示“尊体”观念的理论意义以及它在《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地位。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分析总结学界关于刘勰《文心雕龙》“论文叙笔”部分的研究成果,显示“尊体”意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追溯刘勰“尊体”意识的理论渊源。首先,从文体学着眼分析“尊体”意识来源于辨体,通过梳理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等文论中的辨体意识,寻找刘勰“尊体”意识与前人文体论的渊源关系。其次,从目录学传统和文章总集的编纂入手,探寻刘勰文体分类思想、方法的来源。第二章,系统分析文体论部分的“尊体”观念的建构。刘勰从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四个方面论文体的价值和独立性,确立文体规范,共同构成了“尊体意识”的批评体例。第三章,《文心雕龙》的辨体与“尊体”研究。刘勰文章辨体的研究目的在于“尊体”,明确文笔之分、比较文体异同、批判“讹体”“变体”的实质都是彰显正体的规范,其要义是尊重文体存在价值与合理性。第四章,论述“宗经”思想所体现的“尊体”意识。刘勰的“尊体”意识是以“宗经”为理论前提,在“宗经”的原则下,突出文体的体制规范。基于“宗经”思想的原则,刘勰认为文章的体制风格、语体形态等都要合乎经典之文的规范。第五章,分析刘勰“尊体”意识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刘勰因“尊体”而辨析文体类别、追溯文体源流、探寻文章本色,这些思想都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语部分,归结全文的中心内容,强调刘勰“尊体”意识的文体学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文心雕龙》“文体”四层面说[J];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2 马骁英;;《文心雕龙》中的小说理论因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杨倩;;论明人对《文心雕龙》小说理论的接受[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童庆炳;;《文心雕龙》“体有六义”说[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李裕政;;“文”与“笔”:文体的分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6 王先霈;;《文心雕龙·史传》篇“传体”说发微[J];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7 柳倩月;;从《文心雕龙》看刘勰对民间歌谣的认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范小娟;;魏晋比较批评及其兴盛主要原因初探[J];前沿;2011年02期
9 贾奋然;;论《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文德”思想[J];文艺研究;2009年11期
10 余恕诚;;中国古代文体的异体交融与维护本色[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缪俊杰;;《文心雕龙》研究中应注意文体论的研究[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C];198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褚亚申;略论刘勰《文心雕龙》应用文体理论及现代意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婧;《文心雕龙》文体论渊源考[D];山东大学;2008年
3 周家福;《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768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6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