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北朝文学思想为考察对象,勾勒此一时段内文学思想的大致轮廓,描述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探讨其与同时期南朝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揭示这一阶段文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北朝文学思想从重视文学的政教、美刺作用开始,发展到重视文学的艺术特质、探讨文学的声律等形式问题,最后以重新强调文学的实用功能归于失败、南北文风开始融合而结束。北朝文学思想是从中古文学思想发展到唐代文学思想的过渡阶段,也是文学思想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中间环节。 第一章通过对十六国文学创作的总体考察,发现无论在诏令、章奏表启、书信等散文,还是在诗赋等韵文的创作中,都表现出了紧贴时政的创作倾向。风格质朴,讲求实用,体现出了质朴和实用相结合的文学思想倾向。十六国文学思想直承两汉,重新强调了文学的政教、美刺功能,本质上是一种“言志”的文学观。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探讨了北魏前期及孝文帝时期文学思想的基本面貌。认为北魏前期文学思想是十六国文学思想的延续,即进一步强化文学与政教的关系,形成了追求政教之用和典正质朴的文学创作倾向。北魏前期文学思想为孝文帝及太和文坛所继承;不过,孝文帝在与群臣唱和赋诗的过程之中,又将诗歌创作视为文人高雅生活情趣的体现,从而表现出了以文学自娱的思想倾向。 第四章对北魏后期多元发展的文学思想格局进行了考察。认为当时文学思想领域里有三种潮流并存:一为“吟咏情性”的文学思想,重视诗赋创作抒发真情实感、坦露真实情怀的功能,这其实是重抒情、重艺术形式的南朝文学思想对北朝文学的影响,对重视政教之用的文学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二是反映现实的文学思想,这是对“缘事而发”等传统文学思想的继承;三是追求慷慨质朴之美的文学思想,以北朝乐府诗歌为代表的诗赋作品,语言质朴,多慷慨劲健之气,这是北方文风和北方文学思想的代表,至此已初步形成。 第五章以东魏、北齐文学思想为考察对象,认为东魏、北齐文学思想是在北魏后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追求慷慨质朴之美的文学思想正式形成;其次,南方审美衍及东魏、北齐文坛,作家们在对声律、对偶、用典、辞藻等形式的讲求之中,形成了追求“声色”的文学创作倾向。颜之推在文学思想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颜氏家训》在文学致用论、文学创作论、作家论等几个当面都提出了关于文学的见解。 第六章以西魏、北周文学思想为考察对象。此期文学思想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宇文泰、苏绰等的文体改革。提倡质朴,要求模仿《尚书》和《大诰》为文,对浮艳文风予以严厉打击,这种做法违背了文学和文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庾信的文学思想。庾信入北之后,更多的接受了北方文风的影响,在创作和文风方面发生了改变,将南北文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三是北周作家推崇并仿效庾信早期的文风,即形式精美、辞藻华艳、风格绮靡的“徐庾体”,形成追求华艳绮靡之风的文学思想。 第七章考察了隋代文学思想的基本情况。隋文帝延续了宇文泰、苏绰的文体改革主张,提倡实录,打击华艳文风,在目的、方式、实质、结果等方面都与宇文泰的改革如出一辙,其实也是一种功利主义文学思想的极端表现。隋炀帝即位之后,放弃了关中本位的政策,在文学创作方面南北兼容,表现了其文学思想中南北并重的特点。在炀帝的影响和带动之下,隋代作家的创作大多都是兼容南北,形成了南北文风初步融合的文学思想倾向,成为唐代文学思想的先驱。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勤;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张玉璞;隋炀帝与南北文化交融[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3 孙光;;河北士族对北朝文学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4 康震;文化整合视野中的诗史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陈恩维;;试论模拟与北朝文学的南方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国石;;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4期
7 吴功正;论隋代的文学审美特征[J];东岳论丛;2001年03期
8 江中柱;高欢、高澄父子与东魏的汉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陈玲;刘运好;;浅论“本土”视野下的北朝关陇文学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赵以武;关于五凉文学的评价问题[J];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中柱;北朝文人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冰;北朝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于英丽;隋代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李建国;隋代文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7 魏宏利;北朝碑志文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9 佟艳光;北朝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杨龙;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777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7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