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15:55
  自一九一七年的文学革命以后,以鲁迅创作的神话题材诗歌《爱之神》为发轫,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了一大批神话题材文学作品。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创作与现实语境等各种关系相互碰撞、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述,是以神话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基因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特殊表现,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作家自觉追求和有意创造的结果。 从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的发生过程来看,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文学是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的文学渊源,而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正是对中国古代神话题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五四”时期的神话研究热潮对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许多当时从事神话研究和域外神话翻译的现代知识分子,日后成为了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创作群体中的重要作家。中国现代作家在借用神话题材进行创作时,并没有简单停留在对原有神话故事的铺陈演绎,而是依据各自的审美理想以及现实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对原神话进行一定的充实与合理的改编,甚至是艺术的再造。从创作意图来看,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神话题材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思想启蒙、讽喻现实以及自我抒怀。 在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中,一些神话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反复出现。它们的背后隐藏着古老的神话原型模式。其中,拯救原型、再生原型、复仇原型与追寻原型在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中表现得最为频繁。这些原本承载着原始人类心理经验的神话原型在中国现代作家的笔下却充满了现实性与革命性,有的甚至还蒙上了政治的色彩。拯救原型寄托了中国现代作家对拯救民族国家的英雄先驱的期盼;再生原型负载着他们埋葬旧社会、再造新社会的理想;复仇原型表达了他们反抗和报复反动统治者的意愿,追寻原型则传递了他们对理想世界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现实语境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不同作家运用同一个神话题材创作出来的神话题材文学作品难免存在差异。在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中,从嫦娥奔月神话、白蛇传传说、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耶稣受难的宗教传说中取材创作的作品最多。其中,嫦娥奔月题材的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创作局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有的塑造了自私自利的嫦娥形象,有的塑造了具有美好品格的嫦娥形象。从作品的主题来看,有寄寓个人情绪的,也有干预社会现实的。从作品的艺术风格来看,有的仍保留着神话的艺术色彩,有的则呈现出现实化与世俗化的风貌。白蛇传题材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对“人妖恋”爱情主题的延续和对古老传说的现实化改写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在普罗米修斯题材的作品中,中国现代作家塑造了两个普罗米修斯形象:一个是作为盗火之神的普罗米修斯,一个是作为殉道者象征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耶稣受难的宗教神话的作品,有的表达了对“人之子”耶稣的伟大牺牲的歌颂,有的则对耶稣精神提出了质疑,呈现出两个完全对立的主题思想。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神话题材文学作品既完成了对古老神话的现实重构,又实现了个人化的艺术写作。 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的特征。在叙事时空的建构上,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创造性地将虚幻的神话时空与真实的现实时空一起融入到了作品中,呈现出神话时空与现实时空的相互融合,神话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交替转换的两种时空结构。在审美形态方面,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通过对神话中的神或英雄的没落与死亡的叙写,对反抗命运和苦难的抗争精神的表现,呈现出悲剧的艺术形态。在艺术技巧上,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主要运用了隐喻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隐喻和情节的隐喻来隐喻现实。这种隐喻的艺术手法让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在文网森严、时局艰难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一度起到了暴露黑暗、反映现实的“战斗武器”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的研究,文章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神话传统并没有因中国现代作家强调写实手法、面对现实人生而造成断裂;二是神话题材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面。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神话题材文学作品既能够唤醒民族心理深层的某些共同的情绪,使我们感受到古老神话的魅力,同时又能够传递来自现实层面的声音。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对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改造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些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6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现状概述
    四、 本文研究设想
第一章 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文学渊源: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文学
    第二节 外在动力:“五四”时期的神话研究思潮
    第三节 作家意图:现代作家创作神话题材文学的动机
        一、 思想启蒙
        二、 现实讽喻
        三、 自我抒怀
第二章 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中的神话原型
    第一节 拯救原型
    第二节 再生原型
    第三节 复仇原型
    第四节 追寻原型
第三章 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中的“同题异作”
    第一节 嫦娥题材作品比较
        一、 嫦娥题材的小说比较
        二、 嫦娥题材的戏剧比较
    第二节 白蛇题材作品比较
        一、 “人妖恋”爱情主题的延续
        二、 古老传说的现实化改写
    第三节 普罗米修斯题材作品比较
        一、 作为“盗火之神”的普罗米修斯
        二、 作为“殉道者象征”的普罗米修斯
    第四节 耶稣题材作品比较
        一、 “人之子”的牺牲
        二、 被质疑的耶稣精神
第四章 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时空艺术
        一、 神话时空与现实时空的融合
        二、 神话时空与现实时空的转换
    第二节 悲剧艺术
        一、 神或英雄的没落与死亡
        二、 反抗命运与苦难的抗争精神
    第三节 隐喻艺术
        一、 人物形象隐喻
        二、 情节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立安·高利克;;茅盾小说中的神话视野[J];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02期

2 梁工;;中国现代作家对耶稣形象的重塑[J];东方丛刊;2008年04期

3 马为华;神话的消解——重读《故事新编》[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刘焕林;欧洲神话在茅盾小说中的投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潘颂德;略论中国现代作家神话作品[J];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6 陈建宪;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晓河;文学作品中艺术时空结构类型刍议[J];河北学刊;1997年05期

8 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上篇)[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潘万木;中国神话意识的失落与回归[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10 朱占青;;神话思维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的时空观念与生命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793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93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