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1:00
【摘要】:胡适倡导“健全的个人主义”,力图使个人与群体之间达成良性的平衡,正确地解决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冲突,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胡适个人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内涵以及“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女性问题上、教育上、政治上的具体主张。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精神的内在价值,在西方一直占据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中国的个人主义思想虽然一直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却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演变。从先秦时期杨朱“贵生重己”的“为我主义”到魏晋时期名士的废礼纵情,从明末清初三大批判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私欲合理性的肯定到龚自珍要求个性的呼唤,中国的个人主义思想呈现出自身的发展轨迹。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是中国的个人主义思想发展演绎的结果,严复和梁启超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引入对胡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外思想的影响和胡适的自身经历形成了他“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胡适在批判传统的“独善的个人主义”基础上,对个人主义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和修正,并且提出了“社会不朽论”,这些构成了他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内涵。对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还表现在社会的其他方面,“超于贤妻良母”的妇女观、“智能的个性”的教育思想、“争自由,争人权”政治要求是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在女子问题、教育、政治方面的体现。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作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在五四时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胡适的个人主义要求个人彻底挣脱传统的旧文化束缚,要求每一个人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人自由交往,构成生机蓬勃的个人主义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为我们合理地解决当前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冲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月;胡适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桂梅;试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的特征[J];道德与文明;2002年03期

3 刘小林;;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阎广芬;“五四”精神与女子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施炎平;胡适与五四道德革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旷新年;胡适与新文化运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王颖;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积极影响[J];理论探讨;2000年03期

8 柳媛;;论中国近代启蒙的个人主义价值追求[J];兰州学刊;2007年10期

9 袁强;;论西方文化对三十年代初胡适人权思想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左素云;;梁启超“自由”思想的学理见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全健;五四时期胡适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蒋培蓉;论胡适的权利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6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96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