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的“祖孙书写”
发布时间:2020-08-21 09:12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是“祖孙书写”的精神特征;二是“祖孙书写”背后的隐秘;三是“祖孙书写”的美学意义。 祖孙作为代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长期被社会学家所忽视,但是到了文学家手上却成了写不完的题材。尤其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出现了大批家族/家庭小说,几乎篇篇都涉及祖孙关系的书写。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的生存状态是分不开的,“祖孙书写”是现代知识分子漂泊无依之时,蓦然回首所发现的宝藏,潜藏着他们对感情归宿、精神寄托的找寻。 现代文学中的“祖孙书写”有三个主要特征:丰富多样的情感性、理智冷峻的反传统性、精神世界的矛盾性。伴随着时代的动荡和新文化的撞击,现代作家离家回望故土,思恋的绝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地域,而是时间上不可复返的记忆,更是心理上难以忘怀的人和情。祖辈联系着“家”的过去与历史,孙辈关乎着“家”的现在与未来,“祖孙书写”是现代作家感情的一种归依与寄托。进而由表象深入本质,探究现代作家“祖孙书写”背后的隐秘,发现其中潜藏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文化、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人伦亲情意识的族群记忆、作家的生命体验以及性别元素的影响。最后,回归到文学最本质的研究——“祖孙书写”的美学意义。现代作家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祖孙书写”之中,经由文学想象建构出了丰富且复杂的祖孙形象。这种渗入了作家独特隐秘的情感体验和深刻复杂的情绪记忆的文学创作,既使他们的“祖孙书写”有着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养分,也使其“祖孙书写”拥有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意义。舐犊情深的对话、脉脉温情的复语、阴柔缱绻的格调构成了其凄婉柔美的语言风格;生离死别的凄美、追寻与失落、梦与醒的苦痛谱写了其悲剧性的审美情调;祖孙亲缘的诗意回眸、孤独人生的哲学之思形成了其回溯式的叙述方式。现代作家也藉此抒发了对孤独人生的慰藉,抵达哲学之思,隐伏着一种梦的飘渺和醒的无奈情绪与浓厚的悲剧情怀。 文章主要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既总结现代文学中“祖孙书写”的内涵特征,也结合作家的生平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隐秘,还运用相关的美学理论解读了“祖孙书写”的美学意义,以期为“祖孙书写”更为系统的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799190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石世明;;论萧红的回忆诗学与小说叙事[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徐晓杰;萧红生命意识中的父亲情结与祖父情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3 汪文学;中国古代父子疏离、祖孙亲近现象初探[J];孔子研究;2001年04期
4 刘爱华;萧红的“祖父情结”[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何希凡;;传统人伦情怀与现代作家的亲情表达[J];名作欣赏;2009年13期
6 马怀强;;巴金新型家庭伦理关系探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彭定安;;鲁迅的性格与家族的影响[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9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9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