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淮南子》与汉初文学

发布时间:2020-09-19 12:42
   本文以《淮南子》与汉初文学为研究对象,将《淮南子》的文学研究纳入汉初时代背景之下,从政治背景、文化思想、士人精神以及生命意识等范畴进行考察,探讨《淮南子》与汉初文学的关系,研究《淮南子》的内容和主题产生的背景及根源,挖掘《淮南子》的文学特色。 全文共分五章,约十九万字。 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起,有关《淮南子》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从《淮南子》与汉初文化思想关系方面阐述《淮南子》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帝王的诏令政策开放、宽容,形成汉初多元包容、开放自由的社会氛围,在汉初的这种思想环境下孕育的《淮南子》,体现出昂扬阔大的入世情怀、建功立业的执著精神和汉初士人臣子对大一统帝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臣子为维护大一统,而解决现实执政中的问题,刘安和《淮南子》作者群体融合汉初诸家思想,对黄老道家思想继承开拓,发扬先秦士人精神,实现政治理想,创设成思想理论体系,经世致用。 第二章对《淮南子》与汉初审美特质的阐述。在汉初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淮南子》与汉初文学必然带有汉初的美学特征:实用美和质朴美。同时又因为《淮南子》处于汉初历经七十年休养生息,汉帝国的经济复苏带动思想和文化艺术发生转变,《淮南子》和汉赋等激昂向上生命美学特征,表现出美学风格由实用美和质朴美向汉武帝时期壮丽美和宏大美的转变,指出这个转变所具有巨大意义,同时《淮南子》也体现了汉初率真自由、张扬个性的美,形成美学风格的多样统一。 第三章关于《淮南子》与汉初散文。《淮南子》与汉初散文的思想内容是以现实政治为主题,以构建社会理想为主题,在臣子散文中体现为“拥护统一”、“维护统一”,在诸侯王刘安的《淮南子》著作中体现为对大一统的关注,对实现政治理想的构想。无论从作品主题还是从作者组成看,《淮南子》和汉初散文都具有主题集中,作同一主题的作者群体庞大特征。《淮南子》与汉初散文具有朴素和与现实关联密切等特征,但深入分析起来,汉初散文因作者群体的身份地位和思想经历的不同,形成臣子散文激情慷慨、实用性很强的特点,形成藩国散文关注现实、自由率性不同的艺术风格,正是因此而形成《淮南子》与汉初散文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淮南子》的艺术特征促进散文的发展。 第四章关于《淮南子》与汉初辞赋。分析了《淮南子》与汉初赋作所具有楚文化元素并阐明楚风余韵形成原因及其因带有楚文化元素而在描写意象、美学特征等方面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表现。着重指出《淮南子》和汉初赋作的贡献:自然意象由赋比兴的辅助功能转变成为作品表现的主体。这个特点的形成和意义是较大的,文学不再仅仅是政治的附庸,对六朝文学向唯美文学转变有一定意义,即将迎来文学的自觉。这部分还阐明《淮南子》对汉初辞赋在意象铺张扬厉方面和挖掘铺陈的意象中的哲理意义的突破与超越。 第五章阐明《淮南子》与汉初的寓言与神话的关系。《淮南子》神话寓言的虚幻与现实,天上与人间的融合,其中的灵动和飘逸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淮南子》以象征、隐喻等手法体现出文学的浪漫和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以内涵丰富的“象”,展现出汉初深邃的感性和理性世界,体现中国文化中的诗性特征。 结语:根据《淮南子》与汉初散文和赋的关系,肯定《淮南子》对散文和赋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指出《淮南子》神话寓言显现的诗性精神,梳理《淮南子》在汉初文学的地位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明确《淮南子》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对文学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自勇;;《淮南子》对上古神话的整理[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2 杜绣琳;;《淮南子》中的神游意象[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3 闫秀敏;贾谊人格精神探析[J];船山学刊;2004年02期

4 李秀华;;论《淮南子》高诱注的宗经、崇儒意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傅道彬;;《周易》与中国文化的诗性品格[J];华夏文化论坛;2009年00期

6 郭守运;;中国“诗性智慧”的早期生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张新科;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以汉魏六朝时期为例[J];人文杂志;2004年03期

8 张新科;;中国古典传记中道德生命的张扬[J];人文杂志;2007年05期

9 周均平;;审美走向自觉——论秦汉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刘士林;;“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中国审美精神的诗性文化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822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22516.html

上一篇:论艺术真实之维  
下一篇:古礼与盛宴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