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孔子三朝记》思想与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3:30
   《孔子三朝记》是一本记载鲁哀公与孔子问对的书籍,该书为孔子晚年思想的记录,是研究孔子和先秦儒家必不可少的文献。由于学者们对《孔子三朝记》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考辨该书的作者、成书年代、书名、篇数等基本问题上,对该书文学特征和思想未曾深入研究,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该书的文学性,探究该书的思想内涵。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各朝各代学者对《孔子三朝记》的研究,陈述目前国内外对该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对该书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所在。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有关《孔子三朝记》的几个具体问题,包括“比三朝”释义和刘向定名、子贡是否为记录者、《千乘》等七篇为何被戴德收录、《孔子三朝记》文本无杂糅现象四个问题。第二章首先探究《孔子三朝记》中孔子的思想,本文挖掘出该书中孔子三方面的思想,一为天人并列的天道思想,二为重器施仁的政治思想,三为礼刑结合的礼学思想;其次,在这三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七十子作品,探究《孔子三朝记》思想的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孔子三朝记》的文学特色,《孔子三朝记》体裁上是“记”体文学,文章多四言,运用了排比、反复等多种手法,且采用逸诗,虽为问答体但是也简要勾勒出孔子与哀公的人物形象,探究《孔子三朝记》的文学性,可以了解先秦文章的发展踪迹。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一章 《孔子三朝记》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比三朝”释义和刘向定名
    第二节 《孔子三朝记》记录者为子贡说辨析
    第三节 戴德为传礼收《千乘》等七篇
    第四节 《孔子三朝记》文本非杂糅而成
第二章 《孔子三朝记》思想研究
    第一节 天人并列的天道思想
    第二节 重器施仁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礼法相辅的礼学思想
    第四节 《孔子三朝记》的思想特点
第三章 《孔子三朝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孔子三朝记》之体裁——“记”
    第二节 《孔子三朝记》之问答体
    第三节 《孔子三朝记》文学手法和人物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末永高康;;《孔子三朝记》初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贾慧如;;略论洪颐煊的学术生涯与治学特点[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陈桐生;;从出土文献看孔子刑罚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李锐;;“重文”分析法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桂民;;上博简《鲁邦大旱》的史实背景和思想特点新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熊铁基;;刘向校书详析[J];史学月刊;2006年07期

7 窦秀艳;关于《尔雅》的成书时代和作者问题研究评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黄怀信;关于《大戴礼记》源流的几个问题[J];齐鲁学刊;2005年01期

9 庞朴;话说“五至三无”[J];文史哲;2004年01期

10 廖名春;试论楚简《鲁邦大旱》篇的内容与思想[J];孔子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良勇;《大戴礼记》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尹海江;《汉书·艺文志》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飞;“鲁哀公问孔子”文献综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赞赞;《孔子三朝记》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0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0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