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底层文学综论

发布时间:2020-11-10 05:53
   新世纪以来,文坛涌现出大批反映底层群体生活困境的优秀作家作品,同时,针对底层文学的研究和讨论也日益丰富,底层文学已然在文坛占有了一席之地。它的兴起是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的特定写作面貌,所以对这种新的文学现象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本文在第一部分先探讨了“底层”和“底层文学”的多重定义。“底层”是处在社会阶级最下层的一群人的总称,他们在物质上较为贫乏,精神上较受压抑,被上层社会排斥,“底层文学”则是作家们对底层生活状态的记录,作家期望通过这种记录批判现实,以引起社会对底层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第二部分立足于作品,试图从底层文学的苦难叙事、独特表述、创作手法三个层面分析底层文学的审美意蕴,以挖掘其不同于其他文学类型的审美特质,体现独特价值和文学品格。最后对底层文学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盲点进行总结,对底层文学的价值进行归纳,试图理顺底层文学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脉络,发现其审美特质。
【学位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底层文学探源
    一 底层文学的概念阐释
    二 底层文学的产生原因
        (一) 文学社会性使然
        (二) 文学精神的传承
第二章 底层文学的艺术特质
    一 底层之泣——底层文学的苦难主题
        (一) “到不了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
        (二) “乡村里的一颗庄稼”与“城市里的恶之花”
        (三) 多重矛盾冲突的碰撞与人性拷问
        (四) “国家主人翁”与改革牺牲品
    二 发声之惑——底层文学的独特视角
        (一) 代言与自述,底层之音由谁发?
        (二) “在场的他者”——底层文学的表述姿态
    三 文本之新——底层文学的多重叙事
        (一) 多重叙述视角的运用
        (二) 线性结构的设置
        (三) 动物叙事的兴起
        (四) 象征与表现的交织
第三章 底层文学的价值意义与艺术缺失
    一 底层文学的价值意义
    二 底层文学的艺术缺失
        (一) “苦难焦虑症”的蔓延
        (二) 道德评价的双重标准
        (三) 生活内涵的简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2 艾伟;;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2期

3 祝嘉琳;;新世纪小说底层写作中的单极化审美取向透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刘继明;李云雷;;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J];上海文学;2008年02期

5 梁鸿;;通往“底层”之路——对“底层写作”概念及批评倾向的反思[J];上海文学;2008年12期

6 蔡翔;底层[J];天涯;2004年02期

7 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J];天涯;2004年02期

8 蔡翔 ,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J];天涯;2004年03期

9 张永峰;;论曹征路的“底层叙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10 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877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77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5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