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留美学生的文学革新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0:40
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留美学生的文学活动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们在现代文学的多个方面努力探索改革的多种可能性,诸多方面的开创使得他们在新文学初期风采奕奕,他们或高举文学革新思想大旗,或用文学实绩填补现代文学的空白。总之,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的留美学生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目前对留美学生的文学革新思想研究却比较缺乏。本论文试图明晰留美学习给他们改革中国现代文学带来怎样的影响,进而总结他们的共同之处及其精神缺陷。 本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留美学生胡适的新文学思想”,重点论述留美生活对胡适的影响。包括与美国基督教家庭、美国社会等方面的接触使胡适逐步转变思想,进而使得胡适萌生文学革命的想法。此后,师从杜威使得胡适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在杜威哲学的支持下,胡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文学思想。第二部分“留美学生的文学实践活动”,主要对留美学生在中国现代小说、诗歌以及戏剧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展开论述。陈衡哲在美期间努力摸索现代白话小说的创作样式;闻一多深受英美意象诗派的影响,回国后大力倡导新诗的格律;洪深、余上沅在留美期间专门学习戏剧,科班出身的他们带回了在美国学习和思考的成果,并成功运用于中国现代戏剧的实践当中。第三部分“留美学生的文化主张”,本部分从两个层面重点论述留美学生整体的文化观点。第一个层面重点阐释了以胡适为首的留美学人积极建立中国文学的现代自由主义体系;第二个层面主要研究留美学生中的保守主义者(梅光迪、吴宓和梁实秋)反思文化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第四部分“留美学生的精神困境”,本部分着重从两个层次探讨,第一个层次从左翼文学思潮崛起的角度阐述外力对留美学生精神的挤压;第二个层次从留美学生自身的精神选择论述自由主义思想在国内语境中遭受的困境。 论文虽以留美学生的文学革新思想为研究对象,但这种研究方式对人们从另一角度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而反思我们这个国度的精神思想和文化选择也不无启示意义。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留学现象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二)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建设
(三) 留美学生的研究现状及其文学意义
一、留美学生胡适的新文学思想
(一) 留美体验与胡适文学革命思想的生成
(二) 胡适与杜威的实用主义
二、留美学生的文学实践活动
(一) 留美学生对白话小说的最初实践
(二) 留美学生对新诗的艺术整合
(三) 留美学生对戏剧的革新与实践
三、留美学生的文化主张
(一) 尝试建立文学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二) 倡导新人文主义
四、留美学生的精神困境
(一) 左翼文学思潮的崛起
(二) 自由主义思想的式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8520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留学现象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二)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建设
(三) 留美学生的研究现状及其文学意义
一、留美学生胡适的新文学思想
(一) 留美体验与胡适文学革命思想的生成
(二) 胡适与杜威的实用主义
二、留美学生的文学实践活动
(一) 留美学生对白话小说的最初实践
(二) 留美学生对新诗的艺术整合
(三) 留美学生对戏剧的革新与实践
三、留美学生的文化主张
(一) 尝试建立文学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二) 倡导新人文主义
四、留美学生的精神困境
(一) 左翼文学思潮的崛起
(二) 自由主义思想的式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严家炎,袁进;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龙威;欧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对吴宓和梁实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8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7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