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关于宋代亭台楼阁“兴修”文学书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1:21
   本文对宋代亭台楼阁“兴修”的文学书写进行系统地论述,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国内外对于此课题研究的现状,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宋代亭台楼阁“兴修”活动文学书写的源与流。“源”即先秦、汉魏、隋唐,说明这漫长阶段亭台楼阁兴修活动文学书写对宋代的影响,宋代沿袭了其哪些特点。“流”即元、明、清时期,看一看宋以后亭台楼阁“兴修”书写得到了什么发展。第三部分为整个研究的重点,叙述宋代亭台楼阁“兴修”书写所体现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还有兴修书写繁盛的原因,此其一;其二从文学性的角度分析宋代亭台楼阁“兴修”书写的特点,主要涉及意境、语言、形象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梳理宋代亭台楼阁“兴修”书写所使用的文体,主要是记、序、赋、诗几类,先界定各种文体的艺术特点分别是什么,再举出具体实例以分析。第五部分为附录,此研究附录为《全宋文》中关于亭台楼阁类建筑文学书写的要目。
【学位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亭台楼阁“兴修”书写术语
第一章 宋代文学书写的源与流
    第一节 宋代亭台楼阁“兴修”文学书写之源
    第二节 宋代亭台楼阁“兴修”文学书写之流
第二章 宋代亭台楼阁“兴修”文学书写概述
    第一节 宋代亭台楼阁“兴修”书写繁盛的原因
        一、宋代经济的发展
        二、官员的频繁谪迁
        三、社会享乐之风的盛行
    第二节 书写的主要内容
        一、刻画有治绩人物与关联性因素
            (一)刻画关心民生、治绩有功的官吏形象
            (二)官吏考课制度
            (三)润笔因素
        二、思想内涵
            (一)抒发“登临生悲”的感伤情怀
            (二)超然的人生境界
            (三)济世的理想人格
    第三节 亭台楼阁“兴修”书写的文学性
        一、“兴修”书写的语言
        二、“兴修”书写的形象
        三、“兴修”书写的意境
        四、“兴修”书写的重理趣倾向
第三章 宋代亭台楼阁“兴修”文学书写的文体
    第一节 记
    第二节 序
    第三节 赋
    第四节 诗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全宋文》中亭台楼阁书写要目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宗社;;论女娲、姜媛神话的文学书写[J];河北学刊;2010年04期

2 李振;;1940年代初延安保育困境的文学书写[J];齐鲁学刊;2011年01期

3 李美敏;;印度女性文学书写探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任晓兵;;“五四”后文学书写中“中国形象想象”发生的溯源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纳张元;;边地守望与文学书写[J];山花;2013年06期

6 陈晓明;;“还乡”的文学或文字——超越图像霸权的文学书写[J];长城;2004年02期

7 杨爱红;;新媒体与文学书写[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8 徐岱;范昀;;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忆——当代中国小说个案批评三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陈劲松;;中国当下都市生存背景中的文学书写[J];文艺评论;2011年09期

10 李直飞;;历史的记忆与悲壮的叙述——论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文凯;奥斯维辛幸存者文学书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赖英晓;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培峰;新空间体验下的文学书写[D];西南大学;2016年

2 白佳佳;旧天津的文化形态与文学书写[D];西南大学;2012年

3 龚小妹;汶川地震文学书写[D];安徽大学;2014年

4 唐文婷;极权下生存困境的文学书写[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1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81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