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06:27
  古抄本《文選集注》残卷彙绿李善、《文選钞》、《音決》、五臣、陸善经共五家注本,其中完整流傅至今的僅李善、五臣雨家,其馀三家皆已亡佚。故自残卷发现、影印以来,学界極爲重视,研究论著甚夥。但總體来就,校讀尚欠深入,封傅统主流注释-—李善注-—的關注亦嫌不足。本文以《文選》校讀为中心,分専题讨论《集注》残卷所绿诸家注本,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引言。主要介绍《集注》残卷的體例,證明现存残卷保删节腾抄本。二、李善注。利用《集注》残卷榆讨引害“各依所據本”、“再见從省”雨條李善注核心體例,並分類校正傅世刻本68條典型的讹误。三、《文選钞》與《音決》。首先證明此二家注皆爲公孫羅所撰,其次考察二家注所存《文選》舊注、舊音及異文,分析傅世刻本李善注所见《文選钞》。四、五臣注。主要考察《集注》残卷所存五臣音與《音決》之異讀,並利用五臣注校正刻本李善注之误25條。五、陸善经注。重点考察陸氏本異文中来源特殊的部分,附带讨論刻本李善注所见陸善经注。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文選集注》残卷简介
    第二節《文選集注》的體例
    第三節 现存《集注》残卷系删節謄抄本
    第四節《文選集注》研究概况
第二章 李善注
    第一節 李善注例考论
        一 引书"各依所據本"例
        二 "再见從省"例
    第二節 集注本所存李善注本的校勘價值
        一 正刻本李善注之误
        二 正刻本正文之误
        三 餘论
第三章 《文選钞》與《音決》
    第一節《文選钞》的撰者
        一 《文選钞》舆《音決》不可能同出一人之手非定論
        二 《文選钞》的性質
        三 《文選钞》所引许、李、王、孫四氏之説考察
        四 《文選钞》的撰者
    第二节 《吴都赋》衛權注辑佚
    第三节 刻本李善注所见《文選钞》
        一 胡刻本独有之李善注
        二 據《文選鈔》替换李善原注
        三 據《文選钞》補李善注之未備
        四 據《文選钞》增補者與李善原注重複
        五 馀論
    第四節 《音決》所引舊音考
        一 萧该
        二 曹憲
        三 诸诠、陈武、鲁世连、智騫
    第五節 《音決》異文考
        一 假借
        二 形近
        三 義同或義近
        四 正俗
        五 说解不同
        六 结語
第四章 五臣注
    第一节 五臣注於李善注的校勘價值
        一 正刻本李注之讹文
        二 補刻本李注之脱文
        三 删刻本李注之衍文
        四 乙刻本李注之错乱
    第二節 五臣、《音決》異讀考
        一 二家所據本不同
        二 二家所據本相同但音讀有異
        三 五臣音與《音決》他處音讀有異
        四 结语
第五章 陸善经注
    第一節 特殊来源的陸善经本異文
    第二節 刻本李善注所见陸善经注
结语
徵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南宋绍兴辛巳建阳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选》[J]. 常思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2]论洪兴祖《楚辞补注》对《文选》及其注释的接受[J]. 郭宝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2)
[3]萧该《汉书音义》音切考辨[J]. 万献初.  古汉语研究. 2009(03)
[4]《文选·三都赋》旧注底本问题试探[J]. 唐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唐钞文选集注》陆机诗注的价值[J]. 刘志伟.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02)
[6]王逸《招隐士小序》各本辨误[J]. 王德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2)
[7]《文选》李善注之“释义”问题[J]. 陈延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8]敦煌本《文选音》残卷研究[J]. 徐真真.  敦煌学辑刊. 2008(01)
[9]由地理文化看《洛神赋》创作时间[J]. 颜廷亮.  菏泽学院学报. 2007(04)
[10]读《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中之《文选钞》[J]. 胡大雷.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02)

博士论文
[1]敦煌经籍叙录[D]. 许建平.兰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文选》李善注引《汉书》考校[D]. 赵玉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文选》李善注引《史记》辑校[D]. 曹凯.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敦煌吐鲁番本《文选》研究[D]. 金少华.浙江大学 2008
[4]左思《三都赋》研究[D]. 徐美秋.四川师范大学 2005
[5]古抄本《文选集注》残卷研究[D]. 邹明军.四川师范大学 2004
[6]《文选》校勘札记[D]. 孙富中.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7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47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