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的疯癫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15:50
自文明伊始,“疯癫”这一非理性的符号便成为一个经典的叙事母题被运用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作家们通过对“疯癫”的书写表达着对现代性的质疑与反思、对现代文明理性的背离与超越、对现世生存的拷问与救赎,与此同时,疯癫叙事在体现作家的创作心态和精神状况的意义层面也更为直接。而“疯癫”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其本身的隐喻意义同样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用,不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困境、人生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都在疯癫叙事中得以呈现;从社会隐喻到个体隐喻,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样在疯癫叙事中体现出来。而这些,又同中国古代由来已久的“疯癫”渊源有着血脉相承的关联。本文共分三大章节,第一章以知识分子的原型与演化为切口,试图在捋清作家身份演化的基础上,从中一窥其性格形成的渊源与承继,同时以“疯癫”为主题的文学发展脉络亦贯穿其中;在此基础上,第二章着力分析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心态与疯癫叙事特征,借此发现叙事的形成与作家心态的关联,文学的治疗作用亦在此彰显;最后一章以“先锋小说”中的疯癫叙事为例,具体到马原、余华、残雪等先锋作家本身创作的心理背景去阐释疯癫叙事,以此让文学的治疗功能更为细致地展现。...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疯癫叙事:“疯癫”图景与概念界定
(二) 疾病的隐喻
(三) 研究价值:文学与治疗
一、新时期疯癫叙事探源
(一) 中国文学与“疯癫”的渊源
1. 人文知识分子身份与疯癫
2. 狂狷---古代文人的双重人格
3. 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承继
(二) 新时期疯癫叙事与现代文学之关系
1. 佯狂与真疯
2. 启蒙的延续与退位
3. 揭露鞭笞与滥恶溢丑
二、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心态与疯癫叙事
(一) 新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1. 异化的时代
2. 多元的文化
(二) 创伤与批判
(三) 挣扎与救赎
(四) 寻找与反叛
1. 对民族之“根”的寻找
2. 对男权文化的反叛
三、疯癫叙事的治疗功能
(一) 符号的游戏
(二) 压抑的净化
(三) 自我的确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疯癫"女性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抗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中的"疯癫"女性书写[J]. 廖冬梅. 嘉应大学学报. 2003(02)
[2]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J].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2002(04)
[3]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近期小说的审美意识流向[J]. 陈晓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4]暧昧的缱绻——评阎连科《坚硬如水》[J]. 翟业军. 书屋. 2001(11)
[5]论当今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J]. 董小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6]论五四文学中的“狂人”形象[J]. 林荣松.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从现代狂人到后现代白痴──20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论[J]. 兰爱国. 文艺争鸣. 1996(02)
[8]疾病与艺术[J]. 杰弗里·梅耶斯,顾闻. 文艺理论研究. 1995(06)
[9]文学的转型与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选载之一[J]. 钱理群,吴晓东. 海南师院学报. 1994(04)
[10]小说百窘[J]. 马原. 文艺争鸣. 1992(02)
本文编号:2973071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疯癫叙事:“疯癫”图景与概念界定
(二) 疾病的隐喻
(三) 研究价值:文学与治疗
一、新时期疯癫叙事探源
(一) 中国文学与“疯癫”的渊源
1. 人文知识分子身份与疯癫
2. 狂狷---古代文人的双重人格
3. 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承继
(二) 新时期疯癫叙事与现代文学之关系
1. 佯狂与真疯
2. 启蒙的延续与退位
3. 揭露鞭笞与滥恶溢丑
二、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心态与疯癫叙事
(一) 新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1. 异化的时代
2. 多元的文化
(二) 创伤与批判
(三) 挣扎与救赎
(四) 寻找与反叛
1. 对民族之“根”的寻找
2. 对男权文化的反叛
三、疯癫叙事的治疗功能
(一) 符号的游戏
(二) 压抑的净化
(三) 自我的确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疯癫"女性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抗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中的"疯癫"女性书写[J]. 廖冬梅. 嘉应大学学报. 2003(02)
[2]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J].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2002(04)
[3]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近期小说的审美意识流向[J]. 陈晓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4]暧昧的缱绻——评阎连科《坚硬如水》[J]. 翟业军. 书屋. 2001(11)
[5]论当今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J]. 董小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6]论五四文学中的“狂人”形象[J]. 林荣松.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从现代狂人到后现代白痴──20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论[J]. 兰爱国. 文艺争鸣. 1996(02)
[8]疾病与艺术[J]. 杰弗里·梅耶斯,顾闻. 文艺理论研究. 1995(06)
[9]文学的转型与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选载之一[J]. 钱理群,吴晓东. 海南师院学报. 1994(04)
[10]小说百窘[J]. 马原. 文艺争鸣. 1992(02)
本文编号:2973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7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