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植物意象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和杨宪益的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3 23:37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之作,《离骚》是其中最具代表的绝代名篇,其中比兴丰富,意象缤纷,艺术手法灵动。然而,在《离骚》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将文化意象传达给西方读者却成了困扰译者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尝试以许渊冲和杨宪益先生的《离骚》译本作为范本,对比两个译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植物意象翻译,得出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过程中将意象内涵传达给西方读者的有效方法。
【文章来源】: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40(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离骚》中的比、兴
二、《离骚》中植物意象之隐喻
三、《离骚》中植物意象之英译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离骚》的比兴艺术和比兴体系[J]. 刘生良.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本文编号:3017343
【文章来源】: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40(0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离骚》中的比、兴
二、《离骚》中植物意象之隐喻
三、《离骚》中植物意象之英译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离骚》的比兴艺术和比兴体系[J]. 刘生良.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本文编号:3017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1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