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唐宋文学作品中关于“声”的通感浅析

发布时间:2021-05-06 22:02
  通感,就是将视、听、味、嗅、触、意等各种感觉沟通起来,用表现一种感觉的语言去表现另一种感觉,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涉及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多门学科。本文主要分析唐宋时期关于“声”的通感,听觉只是通感中“六感”中的一个方面,而从这一感是如何与其它“五感”相转化的基本模式,便可依此类推出其它五感是如何互相转化,从而看到通感运用的大致图景。本文分五部分来叙述:一、通感是人脑对诸多感觉进行加工、综合的结果,绪论以诗歌和寓言为例说明什么是通感,以及通感在文学作品中如何应用。二、通感研究的源起及现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通感的定义,类型,辞格资格进行初步讨论,并从联觉、统觉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解释通感。三、选取在唐宋时期部分作品中出现的关于“声”的通感,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声音是如何突破听觉的领域,具备冷暖——触觉感受,红绿——视觉感受,香苦——嗅觉与味觉感受,悲欢——意觉感受。四、探讨了通感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歌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通感在音乐、书法、绘画及其它领域内的应用。五、运用通感能把各个感官沟通起来,使我们感官更复合化,立体化;能使文学语言表...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通感研究的源起及现状
    一、通感研究的源起
    二、通感研究的现状
        (一) 通感格的定义
        (二) 通感的类型
        (三) 通感格的辞格资格
    三、对于通感的解释
        (一) 联觉解释通感
        (二) 以统觉来解释通感
        (三)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通感
    四、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唐宋文学作品中描写听觉的通感
    一、声有暖寒
        (一) 暖
        (二) 寒
        (三) 其他触听相通的例子
    二、声有形色
        (一) 声有形状
        (二) 声有色彩
        (三) 以视觉景物表现音乐
    三、声有香苦
        (一) 什么是味
        (二) 声有香馥
        (三) 声有酸苦
    四、声有悲喜
        (一) 关于意觉
        (二) 听觉通于意觉
第三章 通感在其它领域内的应用
    一、通感在歌词创作中的作用
    二、通感在广告创作中的作用
    三、通感在音乐、书法、绘画及其它领域内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感认知新论[J]. 彭懿,白解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01)
[2]通感——从修辞到认知的过程分析[J]. 王彩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06)
[3]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J]. 施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04)
[4]通感现象的理据及功能特点分析[J]. 王彩丽.  外语教学. 2004(01)
[5]通感·联想·认知[J]. 汪少华.  现代外语. 2002(02)
[6]移觉的认知性阐释[J]. 汪少华.  修辞学习. 2001(04)
[7]川菜文化三性谭[J]. 廖伯康.  文史杂志. 2000(05)
[8]中西印审美主体构成[J]. 郁龙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9]通感的历史演变及心理基础[J]. 郭焰坤.  修辞学习. 1998(05)
[10]语言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J]. 托娅.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本文编号:3172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72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