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现代中国作家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文学想象

发布时间:2021-06-05 11:18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涉及中医中药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古代文学史中,古代多儒医,而且特别重视儒医,以中医药为内容的文学作品数量繁多。但是在现代文学三十年里面很少有书写中医药题材的作品,书写中医药文化的文章也大都是从反面进行批判。到了建国后出现的少量中医药题材长篇小说也都带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而另一个相反的表现则是,新世纪以来以中医药为直接书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开始大量出现,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正面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以往对中医药文化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鲜明的变化可能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细微的侧面,但由此所引出的问题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探讨价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医药题材文学的沉寂?建国后为什么又萌生曾经讳莫如深的中医药题材作品?新世纪以来为什么会风起云涌般的出现大量直接书写中医药的长篇小说?这类题材小说具有怎样的独特特征?我们如何理性客观地来看待这一文学/文化现象?这一系列问题背后体现的正是现代中国作家不同时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差异,从而导致对中医药文化的书...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五四文学家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
    第二节 “五四”作家的批判与表现
第二章 建国后五十年作家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表现
    第一节 文化政策的导引:中医药文化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个案分析:《吾也狂医生》
第三章 新世纪作家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表现
    第一节 文化重建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复兴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医药题材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追寻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审美姿态
        二、宏大的史诗性家族叙事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作家对中医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传统儒医形象的新演绎
    第二节 神医药王的文学重构
    第三节 其他中医形象的个性化塑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社会效应[J]. 陈雁.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毛泽东论中医——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J].   今日科苑. 2010(07)
[3]鲁迅先生缘何反对中医[J]. 薛公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4]关于“中医文化研究”的思考:名与实[J]. 廖育群.  环球中医药. 2009(02)
[5]“历史-家族”民间叙事模式的创新尝试[J].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6)
[6]中医存废之争的哲学思考[J]. 王健.  实用医技杂志. 2007(35)
[7]毛泽东对中医药情有独钟[J]. 游和平.  党史博览. 2007(11)
[8]民国时期中医废立之争[J]. 奚霞.  炎黄春秋. 2004(08)
[9]确立中医药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J]. 贾谦,陈永杰,陈光曼,杨巨平,应光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04(07)
[10]金庸小说里的中医药[J]. 钟舟海,徐婕.  江西中医药. 2004(06)



本文编号:3212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12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