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视角下《匆匆》英译赏析——以朱纯深与葛浩文译文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8 16:12
口语化语言和丰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备受国内外译者关注,但国内译文研究偏重关注少数国内译者,且较少涉及《匆匆》英译修辞研究。在国内相关研究基础上,比较朱纯深和葛浩文译文对《匆匆》排比、比喻、拟人、疑问、叠词和反复等修辞格的处理手法,以期对散文英译提供有益借鉴。
【文章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29(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匆匆》英译修辞研究现状
二、朱纯深与葛浩文《匆匆》英译修辞分析
(一)排比
(二)比喻
(三) 拟人
(四)疑问
(五)叠词
(六)反复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匆匆》英译本的修辞风格——以朱纯深版为例[J]. 刘晓静. 出版广角. 2019(18)
[2]朱自清散文《匆匆》英译文赏析之修辞学翻译理论视域下[J]. 秦俊歌,张小飞.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11)
[3]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问题与对策[J]. 黄梨. 出版广角. 2016(02)
[4]张培基译《匆匆》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赏析[J]. 邹斌.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01)
[5]《匆匆》英译本中修辞风格的再现——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J]. 翟子惠,刘凌玲. 钦州学院学报. 2015(12)
[6]从音律美的角度分析叠词的英译——以《匆匆》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 蔡丹,陈文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9)
[7]《匆匆》两译本修辞翻译风格对比研究[J]. 闵西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8]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匆匆》译文的修辞赏析[J]. 李政文. 科技信息. 2010(17)
[9]匆匆[J]. 朱自清,朱纯深. 中国翻译. 1994(04)
本文编号:3236976
【文章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29(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匆匆》英译修辞研究现状
二、朱纯深与葛浩文《匆匆》英译修辞分析
(一)排比
(二)比喻
(三) 拟人
(四)疑问
(五)叠词
(六)反复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匆匆》英译本的修辞风格——以朱纯深版为例[J]. 刘晓静. 出版广角. 2019(18)
[2]朱自清散文《匆匆》英译文赏析之修辞学翻译理论视域下[J]. 秦俊歌,张小飞.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11)
[3]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问题与对策[J]. 黄梨. 出版广角. 2016(02)
[4]张培基译《匆匆》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赏析[J]. 邹斌.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01)
[5]《匆匆》英译本中修辞风格的再现——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J]. 翟子惠,刘凌玲. 钦州学院学报. 2015(12)
[6]从音律美的角度分析叠词的英译——以《匆匆》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 蔡丹,陈文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9)
[7]《匆匆》两译本修辞翻译风格对比研究[J]. 闵西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8]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匆匆》译文的修辞赏析[J]. 李政文. 科技信息. 2010(17)
[9]匆匆[J]. 朱自清,朱纯深. 中国翻译. 1994(04)
本文编号:323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3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