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
发布时间:2021-07-26 19:36
在文学审美活动过程中,创造者赋予文学文本发挥某种功能的潜能,而读者则实现这种功能,使文学文本获得真正的生命。以文学文本为对象,在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文学文本审美的再创造,同时激发读者的再创造潜能。在此次研究中,通过确定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的理论基础、分析审美潜能再创造的艺术功能和文学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最终按照初始文学文本审美接受、重新解读文学文本、填充文学文本"空白"和激发文学文本再创造审美潜能四个步骤,实现对文学文本审美潜能的再创造。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文学工作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学文本的审美水平,丰富文学审美的多样性。
【文章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37(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再创造文学文本审美评价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学经典到视觉技术:《赵氏孤儿》故事的审美转型[J]. 黄海静. 语文学刊. 2019(05)
[2]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审美鉴赏力的培养[J]. 赵宪宇. 中学语文教学. 2019(10)
[3]中西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哲学基础、理论阐发[J]. 马小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伊瑟尔“空白理论”下《白象似的群山》的解读[J]. 吕启盼. 北方文学. 2019(24)
[5]“新生代”美国华裔小说的文学审美回归——论黄锦莲的长篇小说《点心》[J]. 谭静.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6]从玄幻想象到现实观照: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J]. 禹建湘. 中州学刊. 2019(07)
[7]引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空间[J]. 顾士伟. 江苏教育研究. 2019(16)
[8]代际审美冲突与文学实践——当下小说创作代际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J]. 孟繁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英语文学小说翻译中人物语言语音上的审美再现——以《国王迷》(节选)的英语翻译为例[J]. 关娇,王美华.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10]插上文学的翅膀,在音乐中自由翱翔——音乐中的文学审美[J]. 单叶红. 北方音乐. 2019(02)
本文编号:3304224
【文章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37(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再创造文学文本审美评价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学经典到视觉技术:《赵氏孤儿》故事的审美转型[J]. 黄海静. 语文学刊. 2019(05)
[2]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审美鉴赏力的培养[J]. 赵宪宇. 中学语文教学. 2019(10)
[3]中西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哲学基础、理论阐发[J]. 马小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伊瑟尔“空白理论”下《白象似的群山》的解读[J]. 吕启盼. 北方文学. 2019(24)
[5]“新生代”美国华裔小说的文学审美回归——论黄锦莲的长篇小说《点心》[J]. 谭静.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6]从玄幻想象到现实观照: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J]. 禹建湘. 中州学刊. 2019(07)
[7]引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空间[J]. 顾士伟. 江苏教育研究. 2019(16)
[8]代际审美冲突与文学实践——当下小说创作代际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J]. 孟繁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英语文学小说翻译中人物语言语音上的审美再现——以《国王迷》(节选)的英语翻译为例[J]. 关娇,王美华.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10]插上文学的翅膀,在音乐中自由翱翔——音乐中的文学审美[J]. 单叶红. 北方音乐. 2019(02)
本文编号:3304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0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