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文采”论探义

发布时间:2021-11-07 16:38
  20世纪初兴起的所谓“龙学”,最初多是关于《文心雕龙》的校、注、释方面的著作;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心雕龙》思想内容的深入研究,但当时的文论研究受苏联影响,多重内容轻形式,“龙学”也受其影响。8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文论的引进,人们开始注意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去研究《文心雕龙》的“文”理论部分,但对“文采论”的探究还不充分。近年来又有人注意到中国美学中“缛采”“绚丽”等范畴。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刘勰的“文采”论。大致说来,全文围绕刘勰的“文采”论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全面论述:第一章写刘勰“文采”论产生的渊源。这一部分从刘勰的生活经历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对刘勰的影响入手,论述刘勰“繁缛”“绚丽”美学观念的形成;并探讨了刘勰作《文心雕龙》的目的及“文采”论在他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追溯“文”“采”本义,并探讨“文采”内涵的发展演变过程。先秦的“文采”内涵多义、含混,彼此有差异;汉赋的出现使人们对文采藻饰之美更加关注和重视,但文采观念的自觉意识尚欠火候;魏晋时期的人们则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文章的藻饰之美;南北朝时期的创作比魏晋时期更讲究文采与藻饰,很多文学理论家...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刘勰"文采"观的产生渊源
    第一节 刘勰美学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刘勰创作目的及"文采"观在其美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中国"文"、"采"概念溯源及"文采"论在传统美学中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文""采"概念渊源
    第二节 "文采"论在传统美学中的演变
第三章 刘勰"文采"观析论
    第一节 刘勰"文采"观的理论基点
    第二节 刘勰的"形文"论
    第三节 刘勰的"声文"论
    第四节 刘勰的"情文"论
第四章 "为文造情"的现代思考
    第一节 文学价值观的多元化
    第二节 文学创作自身的要求
    第三节 "节奏"是诗的主导要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勰家族门第考论[J]. 朱文民.  文学前沿. 2009(01)
[2]《文心雕龙》中“采”的美学内涵[J]. 吴晓恩.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自然之道与雕缛成体——《文心雕龙》的自然雕饰美学思想[J]. 韩经太.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3)
[4]中西艺术美学交汇点:“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J]. 潘繁生.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5]论六朝贵游风气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 辛刚国.  江汉论坛. 2004(12)
[6]字形:文化心理的外化标记[J]. 袁健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7]刘勰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学[J]. 冯国栋.  文艺理论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482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82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