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审美文化研究”史——就《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一书与高建平等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21-12-12 07:04
高建平先生等著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一书总体上讲有史有论、阐述平实、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晓畅,所以读之有清新之感。不过,其中也存在着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等问题。以该书的第十二章"文化转向及其影响"为主要对象进行学术批评,与高建平等先生商榷,并建议《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修订或重写。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谁先倡导建立“审美文化学”
二、谁先拿出“审美文化学”专著
三、还缺了什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艺学批评”建设:创新的视角[J].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7)
[2]“文艺学批评”的理论构建[J]. 郑惠生. 华文文学. 2017(06)
[3]强制阐释与跨文化阐释[J]. 李庆本.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4)
[4]论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与张江先生商榷[J]. 马草. 江汉论坛. 2017(01)
[5]西方文论的有效性不应该否定——与张江教授商榷[J].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6]本体阐释论质疑——与张江教授商榷[J]. 张玉能. 上海文化. 2015(12)
[7]关于“强制阐释”的七个疑惑[J]. 魏建亮. 山东社会科学. 2015(12)
[8]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兼与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商榷[J]. 郑惠生. 社会科学评论. 2009(01)
[9]驳“文学经典的终结”——与吴兴明教授商榷[J]. 郑惠生. 学术界. 2009(01)
[10]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J]. 南帆. 文艺研究. 2007(08)
本文编号:3536225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谁先倡导建立“审美文化学”
二、谁先拿出“审美文化学”专著
三、还缺了什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艺学批评”建设:创新的视角[J].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7)
[2]“文艺学批评”的理论构建[J]. 郑惠生. 华文文学. 2017(06)
[3]强制阐释与跨文化阐释[J]. 李庆本.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4)
[4]论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与张江先生商榷[J]. 马草. 江汉论坛. 2017(01)
[5]西方文论的有效性不应该否定——与张江教授商榷[J].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6]本体阐释论质疑——与张江教授商榷[J]. 张玉能. 上海文化. 2015(12)
[7]关于“强制阐释”的七个疑惑[J]. 魏建亮. 山东社会科学. 2015(12)
[8]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兼与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商榷[J]. 郑惠生. 社会科学评论. 2009(01)
[9]驳“文学经典的终结”——与吴兴明教授商榷[J]. 郑惠生. 学术界. 2009(01)
[10]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J]. 南帆. 文艺研究. 2007(08)
本文编号:3536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3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