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弟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18:20
《汉书·艺文志》言:“《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的景况,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弟子活跃其中。本文以出现在《论语》一书中的弟子为研究对象,以《论语》为基础材料,参照《史记》、《家语》、《左传》、《礼记》等文献,对这些弟子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一方面对陈亢、孟懿子、南容等十三人的孔子弟子身份进行考辩,对非存疑弟子的生平、家世等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从师徒关系上对这些弟子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丰满其形象;孔子卒后,孔门分化,各持其说而自立为宗派,他们对孔子思想各有继承和发展。他们作为孔子学说的最直接的接受者和第一批传授者,上承孔子之说,下启思孟荀之学,他们对于儒家学说的形成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论语》中的孔子弟子考述
第一节 疑异弟子身份考
第二节 弟子基本情况考
第三节 弟子形象意义分析
第二章 师生关系考述
第一节 孔子与孔门十哲的关系
第二节 孔子与其他弟子的关系
第三章 弟子分化情况简述
第一节 孔门分化简介
第二节 孔门各派学说概论
第四章 结论
附录1 《论语》人物索引
附录2 二十七子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孔门七十子的讲习活动——兼及《论语》的形成[J]. 刘全志. 孔子研究. 2012(02)
[2]子夏为官与孔门武艺勇德考[J]. 高培华. 史学月刊. 2010(09)
[3]言子的礼学造诣及其对吴地文化的影响[J]. 吴蕴慧. 安徽史学. 2010(04)
[4]孔门“君子”释义[J]. 李振纲,孙云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子张生平考述[J]. 冯建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6]《论语》“外传”——对孔门师弟传说的思想史考察[J]. 陈少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J]. 杨朝明. 理论学刊. 2009(02)
[8]孔门弟子对文艺抒情本质的发现——“七十子后学散文”系列研究之五[J]. 陈桐生.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4)
[9]《论语》:孔子弟子博弈之成果——兼谈战国后期儒家八派之争及荀卿的态度[J]. 李珺平. 社会科学. 2007(10)
[10]从“孔颜乐处”诠释儒家的和谐思想[J]. 孔德立. 齐鲁学刊. 2007(02)
本文编号:3546862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论语》中的孔子弟子考述
第一节 疑异弟子身份考
第二节 弟子基本情况考
第三节 弟子形象意义分析
第二章 师生关系考述
第一节 孔子与孔门十哲的关系
第二节 孔子与其他弟子的关系
第三章 弟子分化情况简述
第一节 孔门分化简介
第二节 孔门各派学说概论
第四章 结论
附录1 《论语》人物索引
附录2 二十七子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孔门七十子的讲习活动——兼及《论语》的形成[J]. 刘全志. 孔子研究. 2012(02)
[2]子夏为官与孔门武艺勇德考[J]. 高培华. 史学月刊. 2010(09)
[3]言子的礼学造诣及其对吴地文化的影响[J]. 吴蕴慧. 安徽史学. 2010(04)
[4]孔门“君子”释义[J]. 李振纲,孙云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子张生平考述[J]. 冯建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6]《论语》“外传”——对孔门师弟传说的思想史考察[J]. 陈少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J]. 杨朝明. 理论学刊. 2009(02)
[8]孔门弟子对文艺抒情本质的发现——“七十子后学散文”系列研究之五[J]. 陈桐生.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4)
[9]《论语》:孔子弟子博弈之成果——兼谈战国后期儒家八派之争及荀卿的态度[J]. 李珺平. 社会科学. 2007(10)
[10]从“孔颜乐处”诠释儒家的和谐思想[J]. 孔德立. 齐鲁学刊. 2007(02)
本文编号:3546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4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