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艺术创作风貌浅析
发布时间:2021-12-27 19:43
战时艺术工作者在党的领导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以艺术作品为武器,用抗战戏剧营造出怒吼的舞台,让鼓舞斗志、激励人心的抗争歌声响彻神州大地,在血色荧屏上用电影独特的声色画面,揭露侵略的暴行。抗战戏剧、抗战音乐和抗战电影的创作风貌呈现出的主题如清空之明月般明确,有现实主义风格强烈的特征。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怒吼的舞台——抗战戏剧创作
二、抗争的歌声——抗战歌曲创作
三、血色的荧屏——抗战电影创作
四、抗战艺术繁荣的原因分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J]. 刘汉俊,何金定,翁淮南,刘文韬,郭慧,冯静,王仁锋,王碧薇. 党建. 2015(08)
[2]一种题材 别样风采——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述评(1932-2005)[J]. 史博公. 当代电影. 2005(05)
硕士论文
[1]抗战时期成都报业的发展[D]. 高焰.四川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52610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怒吼的舞台——抗战戏剧创作
二、抗争的歌声——抗战歌曲创作
三、血色的荧屏——抗战电影创作
四、抗战艺术繁荣的原因分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J]. 刘汉俊,何金定,翁淮南,刘文韬,郭慧,冯静,王仁锋,王碧薇. 党建. 2015(08)
[2]一种题材 别样风采——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述评(1932-2005)[J]. 史博公. 当代电影. 2005(05)
硕士论文
[1]抗战时期成都报业的发展[D]. 高焰.四川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52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5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