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的论的《白鹿原》法译本方言翻译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9 14:22
方言的运用是《白鹿原》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准确传达方言的意义也是一大翻译难题。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白鹿原》法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译文和原文,发现译者的方言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实现了翻译预期目标。这种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乃至对外文化传播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翻译目的论
二、《白鹿原》中的方言与翻译
三、实例分析
1.目的原则下的翻译策略
(1)简化
(2)省略
(3)扩展
2.连贯原则下的翻译策略
(1)释义
(2)套译
(3)替换
3.忠信原则下的翻译策略
(1)音译
(2)直译
4.动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对外文化传播与对外翻译的思考——兼论“自扬其声”需要“借帆出海”[J]. 曹明伦. 外语研究. 2019(05)
[2]政治语篇中的科技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平行语料库[J]. 陈国兴,菅爱丽. 外语电化教学. 2019(05)
[3]典籍英译策略的文化哲学之维——刘师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本研究[J]. 施冰芸.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5)
[4]目的顺应与翻译策略选择——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J]. 王玉娟. 上海翻译. 2019(04)
[5]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J]. 黄勤,刘晓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4)
[6]从目的论视角探析李治华《红楼梦》法译本道教术语翻译策略[J]. 张粲,王婷婷. 明清小说研究. 2018(02)
[7]方言翻译研究:问题和方法[J]. 桑仲刚.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06)
[8]老舍《茶馆》中的北京方言及其英译解析[J]. 姜静. 语言与翻译. 2013(01)
[9]方言翻译转换机制[J]. 黄忠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文学翻译的文化差异与通约——兼评《浮躁》英译本的文化误译[J]. 班荣学,杨真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白鹿原》关中方言词研究[D]. 刘洋.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56301
【文章来源】: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20,(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翻译目的论
二、《白鹿原》中的方言与翻译
三、实例分析
1.目的原则下的翻译策略
(1)简化
(2)省略
(3)扩展
2.连贯原则下的翻译策略
(1)释义
(2)套译
(3)替换
3.忠信原则下的翻译策略
(1)音译
(2)直译
4.动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对外文化传播与对外翻译的思考——兼论“自扬其声”需要“借帆出海”[J]. 曹明伦. 外语研究. 2019(05)
[2]政治语篇中的科技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平行语料库[J]. 陈国兴,菅爱丽. 外语电化教学. 2019(05)
[3]典籍英译策略的文化哲学之维——刘师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本研究[J]. 施冰芸.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5)
[4]目的顺应与翻译策略选择——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J]. 王玉娟. 上海翻译. 2019(04)
[5]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J]. 黄勤,刘晓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4)
[6]从目的论视角探析李治华《红楼梦》法译本道教术语翻译策略[J]. 张粲,王婷婷. 明清小说研究. 2018(02)
[7]方言翻译研究:问题和方法[J]. 桑仲刚.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06)
[8]老舍《茶馆》中的北京方言及其英译解析[J]. 姜静. 语言与翻译. 2013(01)
[9]方言翻译转换机制[J]. 黄忠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文学翻译的文化差异与通约——兼评《浮躁》英译本的文化误译[J]. 班荣学,杨真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白鹿原》关中方言词研究[D]. 刘洋.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56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5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