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0:46
以新媒体艺术为研究载体,在其表现出的特点之上对通感的概念进行综合性分析。阐释在科技发展迅猛的背景之下,通感在新媒体交互艺术作品当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新媒体艺术后续发展趋势的影响。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通感的定义和特征
1.1 通感的定义
1.2 通感现象的特征
1)感觉挪移。
2)多感重叠。
3)意象互通。
2 通感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2.1 互动形态下的感觉转移
2.2 虚拟情景下的情感联想
2.3 多元信息中的概念领悟
3 在通感影响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3.1 深层次提升沉浸体验
3.2 广泛应用到跨界领域
3.3 丰富作品的创作维度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浸式交互设计运用与发展[J]. 袁佳伟,李欣宇,龙栩黛,邱吟风. 数码世界. 2019(03)
[2]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 陈育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硕士论文
[1]它山之石,可以引玉[D]. 田佳.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2]“通感”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优势研究[D]. 杨莹.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05492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通感的定义和特征
1.1 通感的定义
1.2 通感现象的特征
1)感觉挪移。
2)多感重叠。
3)意象互通。
2 通感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2.1 互动形态下的感觉转移
2.2 虚拟情景下的情感联想
2.3 多元信息中的概念领悟
3 在通感影响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3.1 深层次提升沉浸体验
3.2 广泛应用到跨界领域
3.3 丰富作品的创作维度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浸式交互设计运用与发展[J]. 袁佳伟,李欣宇,龙栩黛,邱吟风. 数码世界. 2019(03)
[2]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 陈育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硕士论文
[1]它山之石,可以引玉[D]. 田佳.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2]“通感”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优势研究[D]. 杨莹.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0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0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