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文化意蕴探究

发布时间:2022-04-26 22:08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风起云涌的转型时期,那么在这一时期内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寻根文学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充满了各种不稳定的质素。因此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寻根文学从未真正离开过评论者的关注视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与之相应的批评研究获得了较为开阔的阐释空间,如现代性反思、国民性质疑、传统文化承继等等。但是纵观如此繁杂的研究维度,不难发现,寻根文学批评总是很难找到真正的“思想着陆点”。通过对中国知网关于寻根文学研究的近九百篇规模不等的论文进行查阅,笔者发现在传统与文化等巨大命题之下,还有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内蕴丰厚的研究命题,那就是探究与“寻根话语”体系建构之间有着天然联系的寻根文学“家”母题的文化意蕴。本文即尝试以“家”母题研究为切入点,结合作家的创作运思和重要文本充分展现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呈现形态;并在寻根文学“寻根话语”建构体系的范畴内深入剖析“家”母题的文化表现特征;进而结合五四乡土文学和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来探寻“家”母题的文学精神溯源和流变,思索寻根文学“家”母题的文学叙事对其后的新时期文学有何影响,最终达到对寻根文学审美与思维优势的整体观照。从文本的...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文学涵义确立
    2.1 母题的概念界定
    2.2 母题的特点及功能阐释
    2.3 “家”母题的文学定位
        2.3.1 “家”母题的文化兴味
        2.3.2 “家”母题的文学使命
第三章 寻根文学中“家”母题文化意蕴的文本呈现
    3.1 执着与坚守:“心灵的伊甸园”
        3.1.1 汪曾祺的“梦里水乡”
        3.1.2 阿城的“《棋王》系列”
        3.1.3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
        3.1.4 乌热尔图的“森林草莽”
    3.2 反思与烛照:“精神的失乐园”
        3.2.1 韩少功的“湘楚之梦”
        3.2.2 冯骥才的“津门世界”
        3.2.3 郑义的“太行之歌”
        3.2.4 李杭育的“最后一个”
    3.3 追寻与超越:“在路上”
        3.3.1 张承志的“草原山河”
        3.3.2 王安忆的“小鲍庄”
        3.3.3 贾平凹的“商州情怀”
第四章 寻根文学中“家”母题文化意蕴的表现特征
    4.1 意象性
    4.2 缺失性
    4.3 悲剧性
第五章 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价值和意义(代结论)
    5.1 寻根文学“家”母题的“前承”价值
    5.2 寻根文学“家”母题的“后续”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648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48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