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评论》教育独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0 20:55
《现代评论》是民国时期的综合周刊。胡适、高一涵、燕树棠、任鸿隽等人在其中发表了很多探讨教育问题的文章,其中无不流露出“教育独立”的思想倾向。本文主要以这些文章为中心探讨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学政关系、学术思想自由等方面的内容。教育经费独立主要包括20年代因经费积欠而引发的教育困境、经费短缺的原因分析、庚款兴学之路、政府和教育界为实现教育独立而采取的方案等方面的内容;教育行政独立主要包括对教育界出现的阀化、党化教育、学校管理行政化等现象的批评、反对教会学校瓜分教育权和对教育行政独立的理论设计等内容;学政关系主要讨论了学人在政界中的角色定位和如何评价学生爱国运动等问题,道出了教育界在政治责任和学术责任之间的两难处境;追求学术思想自由这一部分主要从学术界缺乏言论自由等现实问题入手,分析探讨了《现代评论》同人实现学术思想自由的各种方案。这些设想和方案虽未能最终实现,却为教育独立争取到了广阔的自主空间。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现代评论》有关教育经费独立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现代评论》作者群体眼中的教育经费困局
一、20年代教育经费的短缺
二、《现代评论》对于教育经费短缺原因分析
第二节 庚款如何应用于教育
一、庚款与教育
二、关于庚款是否应用于私立大学的争论
三、力争中国对庚款的独立管理权
第三节 《现代评论》作者群体关于教育经费独立的思考和设想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界采取的方案
第二章 《现代评论》有关教育行政独立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现代评论》对教育行政化与外国联合干涉中国教育权的批评
一、对教育政治化的批评
二、对学校管理行政化的批评
三、教会学校瓜分教育权
第二节 教育行政独立的理论设计
第三章 《现代评论》教育独立视野中的学政关系
第一节 学人在政界中的角色定位
一、学人的职业界定
二、学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第二节 《现代评论》对学生参政问题的思考
一、北洋政府统治下学生的处境
二、对学生爱国运动的评判
第四章 《现代评论》同人对学术思想自由的追求
第一节 对学术界现实问题的评论
一、对言论缺乏自由的批评
二、对缺乏做学问的工具的忧虑
三、对学术创新的提倡
四、对科举制遗留观念的批评
五、对学风问题的看法
第二节 学术思想自由的实现方案
一、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二、改良考试制度
三、提倡独立自主的学术研究
四、追求学术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评论》“公共性”的表达和实践[J]. 易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现代评论》的两个专栏:“时事短评”与“闲话”[J].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 2003(03)
[3]知识分子的角色:学术与政治之间[J]. 张锡金. 学术界. 2001(05)
[4]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J]. 张晓唯. 历史教学. 2001(07)
[5]20世纪中国教育政治功能的反思[J]. 叶赋桂.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3)
[6]艰难的突围──论胡适的学术与政治生涯[J]. 刘聪. 中州学刊. 2001(02)
[7]庚款“退款”及其管理和利用[J]. 宓汝成. 近代史研究. 1999(06)
[8]学术与政治:从胡适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二难选择[J]. 卢秉利. 求索. 1999(04)
[9]教育独立论再议[J]. 燕国材. 上海教育科研. 1997(06)
[10]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世纪末的回顾与沉思[J]. 涂乃登,王火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02)
博士论文
[1]《现代评论》与中国政治[D]. 孔祥宇.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现代评论派”与民主文化[D]. 闵文忠.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历史和美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评论”派[D]. 黄乃江.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4343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现代评论》有关教育经费独立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现代评论》作者群体眼中的教育经费困局
一、20年代教育经费的短缺
二、《现代评论》对于教育经费短缺原因分析
第二节 庚款如何应用于教育
一、庚款与教育
二、关于庚款是否应用于私立大学的争论
三、力争中国对庚款的独立管理权
第三节 《现代评论》作者群体关于教育经费独立的思考和设想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界采取的方案
第二章 《现代评论》有关教育行政独立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现代评论》对教育行政化与外国联合干涉中国教育权的批评
一、对教育政治化的批评
二、对学校管理行政化的批评
三、教会学校瓜分教育权
第二节 教育行政独立的理论设计
第三章 《现代评论》教育独立视野中的学政关系
第一节 学人在政界中的角色定位
一、学人的职业界定
二、学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第二节 《现代评论》对学生参政问题的思考
一、北洋政府统治下学生的处境
二、对学生爱国运动的评判
第四章 《现代评论》同人对学术思想自由的追求
第一节 对学术界现实问题的评论
一、对言论缺乏自由的批评
二、对缺乏做学问的工具的忧虑
三、对学术创新的提倡
四、对科举制遗留观念的批评
五、对学风问题的看法
第二节 学术思想自由的实现方案
一、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二、改良考试制度
三、提倡独立自主的学术研究
四、追求学术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评论》“公共性”的表达和实践[J]. 易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现代评论》的两个专栏:“时事短评”与“闲话”[J].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 2003(03)
[3]知识分子的角色:学术与政治之间[J]. 张锡金. 学术界. 2001(05)
[4]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J]. 张晓唯. 历史教学. 2001(07)
[5]20世纪中国教育政治功能的反思[J]. 叶赋桂.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3)
[6]艰难的突围──论胡适的学术与政治生涯[J]. 刘聪. 中州学刊. 2001(02)
[7]庚款“退款”及其管理和利用[J]. 宓汝成. 近代史研究. 1999(06)
[8]学术与政治:从胡适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二难选择[J]. 卢秉利. 求索. 1999(04)
[9]教育独立论再议[J]. 燕国材. 上海教育科研. 1997(06)
[10]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世纪末的回顾与沉思[J]. 涂乃登,王火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02)
博士论文
[1]《现代评论》与中国政治[D]. 孔祥宇.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现代评论派”与民主文化[D]. 闵文忠.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历史和美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评论”派[D]. 黄乃江.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4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7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