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易》之“象”与《诗》之“兴”

发布时间:2022-09-29 11:05
  《易》之“象”和《诗》之“兴”是两个非常古老的范畴,《易》之“象”源于对《周易》的认识,《诗》之“兴”始于对《诗经》的注解,用现代学术观点来看,《易》之“象”属于哲学范畴,《诗》之“兴”属于美学范畴,两者本是泾渭分明,事实上,先入为主地把哲学和美学的标签分别贴在两者身上,往往遮蔽了其在历史中真实而复杂的模样,把问题简单化,不利于人们如实地还原范畴本来的理论蕴含。 《易》之“象”和《诗》之“兴”两个范畴在历史阐释中缠绕得很厉害,这跟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学术传统有关,各个范畴之间并非壁垒森严,而是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象”和“兴”两个范畴内涵又在阐释中不断丰富、变迁,给人们辨析两个范畴造成了困难。 本文探讨的《易》之“象”是指《易经》本经中已经蕴含,《易传》将其揭示并阐发出的“象”,此处的“象”是围绕《周易》展开的,因此对《易》之“象”的认识主要从《周易》文本本身去探究。《诗》之“兴”要更为复杂些,《毛诗传》将“兴”从日常生活语言提升为中国古典诗学中重要的概念、范畴,但在历史中毛公当时确从经学的角度认识“兴”,认为“兴”是诗学范畴是后人的追溯,“兴”在古代一直在经学和诗学阐释...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的思考
2.《周易》符号体系中的“象”
    2.1 《易》之“象”提出的背景:老庄之“象”
    2.2 《周易》符号体系中的“象”
    2.3 《易传》对“象”的建构
3.经学传统下的《诗》之“兴”
    3.1 兴的溯源和《诗》之兴
    3.2 经学中“兴”的提出及的基本内涵
    3.3 经学中的“兴”与《易》之“象”
4.从经学到诗学:兴内涵的嬗变
    4.1 “兴”义嬗变的背景
    4.2 诗学中兴的内涵
        4.2.1 譬喻义下的物象
        4.2.2 起情因素的提出
5.《易》之“象”与《诗》之“兴”相通之处
    5.1 《易》之“象”与《诗》之“兴”都需要借助外在物象实现
    5.2 《易》之“象”与《诗》之“兴”具有“隐”的性质
6.《易》之“象”与《诗》之“兴”相异之处
    6.1 “象”与“兴”所涉及物象的完整性
    6.2 “隐”所产生的效果
    6.3 “象”与“兴”的逻辑落脚点
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善意误读的弊与功——从《管锥编》对《春秋》“五例”的解读与阐发说起[J]. 王先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2]“比兴”阐释演变论[J]. 宁智锋.  求索. 2011(11)
[3]“比兴”辨略[J]. 杨满仁.  文艺评论. 2011(04)
[4]隐喻思维与诗性文化——兼论《周易》对中国文化诗性特质的贡献[J]. 刁生虎.  周易研究. 2008(05)
[5]《诗》学之“兴”的还原与背离[J]. 刘毓庆.  文学评论. 2008(04)
[6]《易》之“象”与《诗》之“比兴”[J]. 王晓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7]“言”与“意”——中国诗学的语言功能论[J]. 陈伯海.  文学遗产. 2007(01)
[8]《易》之“象”与《诗》之“兴”[J]. 刁生虎.  兰州学刊. 2006(12)
[9]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J]. 陈伯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隐喻与比兴——以《诗经》为中心的探寻[J]. 刁生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博士论文
[1]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 张家梅.暨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易经》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咏物诗的影响[D]. 马骥.延边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2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82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