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不是意识形态的“考论”的考论
本文关键词:对文学不是意识形态的“考论”的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果讨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念,意识形态是一个很难避开的维度。有的学者为了驳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硬把审美与意识形态拆了开来,考论出“马克思本人从来就没有直接或间接地说过文学是某种‘意识形态’”,否定了文学是意识形态。但是从他们所做的考论来看,这是一种完全离开了马、恩文本的自由“考论”:一是仍然使用上世纪80年代前的那种“凡是”的思想方法;二是对有利于自己观点的马、恩论述就引用,不利于自己的就视而不见;三是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著名论述的中译文与展示于我们的三种外语的引文都理解错了,把诸种意识形态形式,概括为一个“意识形态的形式”,一个“总体性概括”,消解了意识形态自身的具体性与丰富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文学本质
【分类号】:I0-02
【正文快照】: 十多年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在文论界较为流行,最近一段时间受到质疑。一些批判文章把审美意识形态都是当作审美加意识形态的“硬搭配”加以批判的。其实,上世纪80年代提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审美意识”。把“审美意识”作为“文学审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3 毛星;;意识形态[J];文学评论;1986年05期
4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论纲[J];文艺研究;1988年02期
5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许徐;;三十年来阿英文艺思想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淮南;;从“自律”、“他律”看“文学是意识形态”及其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高磊;;文艺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还是意识形式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刘建国;;文学审美意识的意识形态性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6 董学文;陈春敏;;略论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谈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杨向荣;;意识形态的崇高主体——评李胜清《意识形态诗学的主体向度》[J];武陵学刊;2010年02期
8 张默然;;“审美意识形态论”合法性的历史生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舒开智;张丽;;审美泛化与意识形态的转型[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10 谭好哲;;文艺学建设的远景目标及实现途径[J];长白论丛;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谭好哲;;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张永刚;王炜;;文学: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性构成——关于文学本质界定的一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再考辩的必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张卫霞;;文学:多因素有机统一的社会性创造活动[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燕世超;;文学本质的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陈定家;;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志宏;新时期中国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史论[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肖寒;革命的政治批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5 田龙过;后现代文学提问方式和问题域的转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定清;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明洁;意识形态诗性化过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跃力;创造社与“革命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琳;制度化的文学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文静;追寻中的香港式想象[D];吉林大学;2007年
6 吴筱琳;试论中国水墨动画的当下境遇及其出路[D];扬州大学;2007年
7 周伟平;董学文文艺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李锦;破解文艺学的“斯芬克司之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10 方娟;太阳社与革命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3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4 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学术研究;2000年01期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本即将问世[J];真理的追求;1995年07期
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农业科学;196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望东;;从佛经汉译看翻译对意识形态的消解、建构与维稳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冯雅静;;浅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3 季国清;;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化在中国悄然兴起[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4 刘大涛;;“十七年”学界对萨特的介绍与言说[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胡祝欣;杜静宜;;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学理论;2011年21期
6 樊浩;刘桂楠;;“新传统”的建构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辩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郭富平;;历史主义文学观的理论启示与话语困顿——以两部典型文论教材为对象[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8 王洪琛;;穿越理论主义的美学写作——评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9 李萍;;儒学复兴与中国和平崛起[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10 孔明安;;主持人手记[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平;;思想解放与“两个解放”[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2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曜;;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两部文集的心得体会[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明;;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肖力;邢洪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陈向义;;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关系探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承忠;阳纯希;;国外游憩政策初探[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大卫·麦克莱伦;张双利;;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今昔[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N];吉林日报;2009年
2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刘建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N];湖南日报;2010年
3 梅宁华;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N];北京日报;2009年
4 李俊伟;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创新指向[N];学习时报;2009年
5 朱继东;恪尽职守慎言“雷语”(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石仲泉;为什么习惯上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西化”内容[N];北京日报;2007年
7 张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N];文艺报;2009年
8 姜跃;外国政党意识形态的困境与调整[N];学习时报;2006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陈先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沈亚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N];福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国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金秀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后现代表现[D];吉林大学;2005年
3 胡智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教化有效性的基础与有效社会教化的实现条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涂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晓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8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10 刘时松;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当代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对文学不是意识形态的“考论”的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7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