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乡建的基本模式——以“许村计划”为例
发布时间:2024-12-26 01:39
21世纪以来,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逐渐成为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被定义为艺术家走出美术馆、画廊等传统空间,向外介入到乡村这一特定社会现场的艺术计划或艺术项目。文章从渠岩2007年发起的"许村计划"入手,为未来的实践者勾勒一个艺术乡建的基本模式。在乡村现实场域中,艺术家的角色从创作者转变为需要处理多方关系的社会中介,而艺术项目和计划也不再以单个作品为中心,而是注重"现场性"和空间营造。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032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 许村的孩子们和澳洲艺术家Denise一起创作
可见,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常常伴随着冲突与合作并存的情况。乡村的声音沉默了太久,乡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正是说明不同身份之间差异的悬殊。如何形成平等的视角,通过什么方式促进村民的参与是艺术家思考的第一步。图2许村村民和美国艺术家Brian一起创作
图2 许村村民和美国艺术家Brian一起创作
图1许村的孩子们和澳洲艺术家Denise一起创作2.艺术家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斡旋与妥协
图3 许村总体规划平面图
2013年,第二届许村国际艺术节的主题定为“魂兮归来”,是为了唤起村中的宗祠文化。2014年的清明节,许村项目参与者帮助开展村民寻找宗族祖先的活动,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让家中的老人追忆家族史,缅怀祖先,“家中留守的老人纷纷拿出了自己家族的族谱和逝去的祖先的排位图,我们能看出来他们复....
图2.6许村的酒吧和餐厅(图片来源:http://art.china.cn/images/2019-07/30/c6e2c8ce-8aa0-4e5c-8175-86d4002446fc.jpg)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备,达到使用功能的变更。除许村艺术公社外,其它的乡村活动空间也由旧建筑改造而来,如村内的文创工作室经由废弃的民居建筑改造而成,“乡村展览馆”的原貌是村里的旧粮仓,乡村酒吧和餐厅的前身则是许村的邮政局(图2.6)[8]。图2.6许村的酒吧和餐厅(图片来源:h....
本文编号:4020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02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