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一个基于问题意识的历史反思和创新展望

发布时间:2017-07-03 06:1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一个基于问题意识的历史反思和创新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理论边界 中国问题 研究方法


【摘要】:学术研究有大道理大问题与小道理小问题之分,治学者当先思考和解决大道理大问题。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也必须首先着眼于其大者,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守正创新有关的"理论边界"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弄清这个"是"与"非"的界线或曰边界究竟何在,是继承守正的前提,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边界"意识,首先要强调文论研究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精神、原则和主要观念上来。在此前提下,还应将守护边界与拓展边界有机统一起来,在内聚性的守持与开放性的外拓之间建立起一种既守护住"主义"又使"主义"获得新的时代内蕴的创新机制;二、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有关的"中国问题"。中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无不表明,有没有问题意识,能否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之中发现和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从问题入手展开理论之思,是理论研究能否取得成就产生影响的关键。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与学界普遍强调的现实关怀意识和中国化,实质上是一致的;三、推进思想创新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本来具有方法论上的巨大优势,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时期,研究方法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最为薄弱的一环。基于此种状况,必须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两大基本原则:其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其二是逻辑与历史或者说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相一致的原则。在遵循这两大原则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有一些更加切近文艺特性的研究方法,也应予以发扬光大,这主要有三个具体方法:一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而形成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二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并汲取了各种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辩证思维方法;三是基于对象感性存在特殊性之艺术的或美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理论边界 中国问题 研究方法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基本文学理论观念的演进与论争研究”(10BZW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最近几年,学界在回顾和总结近百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进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对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趋向和※本文是在出席一次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大会发言基础上扩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傅道彬,王秀臣;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9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10 庄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历史主体的深层理论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松峰;;论晋江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6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李相正;张剑光;;钱大昕研究两《唐书》的成就[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郑洪;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唐春生;南朝宗王属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东;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的南下扩张[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6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9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4期

2 董学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邓树强;熊元义;;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分歧及理论解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乔东义;;一次“夹生”的视域融合——“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与反思[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元;;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梁胜明;;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宏观审视[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马建辉;;丰富与萧条——30年马列文论研究观察[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栾昌大;;创作论问题断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永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N];文艺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周玉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1年

3 徐珂;文艺学理论边界不能无限扩大[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张兴成;总结·兼容·创新[N];人民日报;2003年

5 柏柳;文艺要繁荣 理论要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王元骧 赵建逊;理论偏见是怎样形成的[N];文艺报;2003年

7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张炯;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的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8 冯宪光;确立和强化人民主体身份[N];文艺报;2002年

9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品质[N];中国艺术报;2001年

10 记者 周玉宁;专家学者研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晨阳;比较视野中的卢卡契与胡风文艺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一个基于问题意识的历史反思和创新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理论边界 中国问题 研究方法




本文编号:512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12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