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姐妹四人帮》翻译实践
本文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姐妹四人帮》翻译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对等理论 对话翻译 隐喻翻译 小说气氛翻译
【摘要】:《姐妹四人帮》是澳大利亚女作家Liz Byrski于2005年出版的小说。整本小说讲述了四位女性,在人到中年后,各自开始的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节选部分(第5章和第8章)是主人公之一—伊丽莎白所经历的一段。小说原文文字不乏女性作家的细腻和敏感。不同个性人物间生动的对话安排、隐喻的修辞手法、恰如其分的故事气氛营造都是原文的突出特点。本翻译实践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用于原文三处具有突出语言特色(对话、隐喻、小说气氛)的翻译实践中,在用另一种语言完整、恰当地再现原作艺术形象和风格的同时,努力让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对话翻译 隐喻翻译 小说气氛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部分:译文6-61
- 第二部分:翻译评论61-69
- 1. 理论及原文背景介绍61-62
- 1.1 功能对等理论基本介绍61-62
- 1.2 节译部分简介及译文难点62
- 2.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Gang of Four节译部分的指导62-68
- 2.1 小说人物对话翻译62-64
- 2.2 隐喻的翻译64-66
- 2.3 小说的气氛翻译66-68
- 3.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0
- 致谢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2期
2 吕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罗丹婷;;从功能对等角度浅析隐喻的翻译[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李红梅;;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品牌翻译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艳芬;;功能对等原则在文化因素翻译中的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X;;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杜思民;;从《红楼梦》英译看小说会话翻译中的功能对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吴旭凌;范敏;;功能对等与英汉翻译增词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1期
9 杜秋枝;;通过增减艺术实现英汉翻译中的功能对等[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10 王茳;;从功能对等看双关翻译——以《红楼梦》译本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国文;;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功能对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大,
本文编号:523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2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