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翻译适应论下的钱钟书小说《围城》英译

发布时间:2017-08-11 00:17

  本文关键词:翻译适应论下的钱钟书小说《围城》英译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适应论 东方文化 《围城》


【摘要】:受到儒家五常八德思想的影响,东方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内敛温和特征。在此种文化氛围之下,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必然具有着典型东方文化特征。而该特征在文学作品英译工作中则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即: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交融,促使文学作品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能够通过译者传递给西方读者,在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东方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与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目标,本文以翻译适应论视角来审视钱钟书小说《围城》英译版本中所凸显出来的翻译原则与风格,以为读者更好地解读《围城》、解读东方文化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翻译适应论 东方文化 《围城》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前言:《围城》创作于上个世纪动荡的战争年代,其内容中真实体现了普通百姓随着时代的迁流之下所映射出的生存状态,具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在场感。因而该文学作品被欲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已经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随着近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敏;浅谈《围城》的艺术特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戈双剑;繁茂、精妙的语言秀——《围城》语言浅析[J];汉字文化;2003年03期

3 金宏宇;《围城》的修改与版本“本”性[J];江汉论坛;2003年06期

4 刘学明;论《围城》讽刺内涵的多重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周水涛;《围城》的戏谑性初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张新民;浅谈《围城》题旨的多义性[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刘学云;解读《围城》[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隋清娥;试论《围城》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之意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修志;《围城》语言变异美论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夏惠杰;《围城》的比喻艺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凤来;;《围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围城》内外[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程致中;;《围城》主题新说[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韩刚;;《围城》多层意蕴管窥[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萍;;《围城》中的比喻解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马钧;;《围城》人物命名漫笔[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于兰;;中西文化浸润下的英译本《围城》——从小说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英译本[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黎兰;;“打通”与“自律”——从钱钟书《围城》的反“围城哲学”说起[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志明;周X;;《围城》与新时期文学[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吴昌红;;一座精神堡垒 两种小说形式——《小世界》与《围城》之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止庵;重温《围城》[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止庵;回到《围城》[N];华夏时报;2002年

3 陈思广;《围城》出版初期的臧否之声[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杨绛;写在《围城》汉英对照本之前[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记者 邓丹;有人出书破解《围城》之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秋禾;愤世恨人读《围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甘谷县西坪初级中学 王玉平;从《围城》看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反规范[N];天水日报;2007年

8 何晶;浅谈《围城》中的女性形象[N];文艺报;2006年

9 李昕晖;红色记忆 恢弘巨制[N];吉林日报;2010年

10 曾艳兵;《围城》里的艾略特[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浩;性别视域下的《围城》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倩倩;《围城》词汇现象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3 张敏杰;《围城》的语言艺术[D];兰州大学;2007年

4 冀倩;《围城》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分析与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白晓燕;《围城》及其英译本中隐喻的模因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冯岚;从美学角度谈《围城》的辞格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曾润丽;《围城》与荀子[D];浙江大学;2008年

8 贺晚青;《围城》与《小世界》中的现代学者形象之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贺婷;顺应理论视角下对《围城》中反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裴恒高;新批评视域下的《围城》反讽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3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53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