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鹿鼎记》英译本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1:22

  本文关键词:《鹿鼎记》英译本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异化翻译 文化交流 精英读者


【摘要】:本论文借用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研究《鹿鼎记》英译本中的异化策略。历来研究金庸小说英译的论文,大多只关注其归化的一面,再引用目的论、勒弗维尔的操纵论等理论加以阐释,而较少注意到异化的一面。本论文从异化翻译的角度入手,则可以弥补金庸小说英译研究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韦氏提出“异化翻译”,出发点是反抗欧美国家把持的文化霸权主义。考虑到中国在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地位,再考虑到金庸小说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韦氏的理论,对金庸小说英译研究来说,显然也有较大的意义。 “异化翻译”,具体来说,既包括译者对非主流文本的选择,又包括具体的异化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韦氏所谓的“异化翻译”,与“通顺翻译”是并行不悖的。也就是说,“异化翻译”不一定是不通顺的,“异”可以体现在内容上,不一定只在语言上。这是从译文的角度来看;从原文的角度看,作者进行异化翻译,一般也都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二是再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有鉴于此,本文也从语言、内容两个方面入手;语言上,主要探究个性化语言的翻译;内容上,则主要探究民族文化的翻译。金庸小说的语言有较明显的独创性,小说中的人物,也是各人有各人一副口吻:就内容而言,金庸小说有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美称,融地理、历史、风俗、宗教等各方面知识于一炉。因此,选择这两个方面研究,能比较全面地看出译者翻译中的得失。 本文研究发现,《鹿鼎记》英译过程中,译者在上述两方面都比较忠实于原文,采用了各种异化策略,力图保留原文的特色。直译几乎贯穿了《鹿鼎记》翻译的始终,涵盖了《鹿鼎记》民族文化与作者个人特色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异化过度,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还采用了其他一些辅助性的策略,主要有加注(包括译作首页的词汇表,文中夹注,以及过度翻译)以及选择性异化(如对次要信息归化处理,或是省略不译等)。正如韦努蒂所论,异化翻译不一定是不通顺的翻译,这些辅助性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异化译文的可读性。总而言之,《鹿鼎记》的英译本,之所以比《书剑恩仇录》更成功,之所以能赢得学者的广泛好评,而没有沦为一般的快餐读物,就是因为译者的这些异化翻译策略,在极大程度上再现了原作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鹿鼎记》英译本因异化得不够充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结合韦氏的“精英读者”论,提出探究性的建议:鼓励更彻底的异化翻译异;同一个原文文本,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可以并存,前者针对精英读者,后者面向一般读者。
【关键词】:异化翻译 文化交流 精英读者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7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 1.2 Research Rationale12
  • 1.3 Significance12-13
  • 1.4 Research Objective and Research Questions13
  • 1.5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3-14
  • 1.6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4-17
  • CH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5
  • 2.1 Introduction17
  • 2.2 Literature on Cha's Novels17-19
  • 2.2.1 On Cha's Cultural Significance17-18
  • 2.2.2 On Cha's Language18-19
  • 2.3 Literature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a's Novels19-20
  • 2.4 Literature on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20-22
  • 2.4.1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20-22
  • 2.4.2 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22
  • 2.5 Summary22-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31
  • 3.1 Working Definition25-26
  • 3.1.1 Cultural Elements25
  • 3.1.2 Language Style25-26
  • 3.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26-28
  • 3.2.1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a Cultural Concern26-27
  • 3.2.2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a New Readability27-28
  • 3.2.3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Intended for the Elite28
  • 3.3 Analytic Framework28-31
  • CHAPETER FOUR CASE STUDY31-53
  • 4.1 Introduction31-32
  • 4.2 Foreignizing Strategies in Language Representation32-36
  • 4.2.1 In Representing Word Plays32-34
  • 4.2.2 In Representing Metaphors34-35
  • 4.2.3 Summary35-36
  • 4.3 Foreignizing Strategies i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36-53
  • 4.3.1 In Representing Historical References36-39
  • 4.3.2 In Representing Chinese Geography39-41
  • 4.3.3 In Representing Chinese Cuisine41-43
  • 4.3.4 In Representing Chinese Folklores43-46
  • 4.3.5 In Represen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46-48
  • 4.3.6 In Representing Chinese Kungfu48-50
  • 4.3.7 Summary50-53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3-61
  • 5.1 Major Findings53-55
  • 5.2 Tentative Proposal55-58
  • 5.2.1 Problems in Minford's Translation of Lu Ding Ji55-57
  • 5.2.2 A Tentative Proposal57-58
  • 5.3 Implications58
  • 5.4 Limitations58-59
  • 5.5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59-61
  • 参考文献6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言领;;金庸小说与围棋文化[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冯其庸;论《书剑恩仇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刘再复;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5期

4 陈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5期

5 袁晓宁;;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再思考——兼谈韦努蒂在归化和异化问题上观念的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米亚宁;;浅论翻译与诗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曹漾漾;;论金庸武侠小说的语言特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刘雪岚;;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以《鹿鼎记》英译本与原作中的部分措辞差异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朱正华;;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儒、道、佛的参渗[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10 肖强;;中国武侠小说英译及其研究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688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88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