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性同体视角看The Golden Notebook的汉译
本文关键词:从双性同体视角看The Golden Notebook的汉译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翻译 双性同体视角 《金色笔记》中译本 比较研究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发生“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语言学分析,而是逐渐和其他理论融合到了一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翻译“文化转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理论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其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得到了译学界的普遍肯定。女性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包括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批评,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翻译实践,女性主义译者提倡把翻译当作反对父权社会的武器,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地彰显译者的主体性。 无可否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它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为女性和译者正名的过程中所提倡的如“颠覆”、“操纵”、“重写”和“劫持”等翻译思想和策略过于偏激,有重构二元对立之嫌,违背了翻译的本质。针对这一缺陷,本文试图把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双性同体”概念引介到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中,来化解这种二元对立,从而使译者和作者,译文和原文的关系更和谐,译文更准确、公正。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双性同体翻译视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译者和作者地位的平等。女性主义译者所提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过于偏激,使得译者凌驾于作者之上,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翻译,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原则。双性同体翻译视角呼吁译者和作者地位是平等的,在翻译时译者和作者是合作、和谐的关系。第二,译者的双性同体视角,即译者不但能够从自身的性别视角来审视翻译中展现的各种性别因素,而且能够随时保持他/她者的视角,能够灵活地进行性别视角的转换。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通过发挥主体性才能达到的状态。 为了证明这一视角的可行性,本文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巨作《金色笔记》(The Golden Notebook)的两个中译本从双性同体视角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位译者分别为顾涛和陈才宇,首次出版年份分别为1988和2000。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某些原因,顾涛的翻译有些地方偏离了原文,违背了作者的意图,译者没能够从性别她者的角度进行翻译;而陈才宇的翻译可以说是保持了双性同体视角,忠实于原文,是一种平等的、合作的、和谐的翻译,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他们的这一不同以及某些不足之处可能跟各自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环境、以及出版社的要求等其他客观因素有关。 总之,双性同体视角是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一个补充与完善,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话语范围。当然,作为一个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视角,双性同体视角仍然有大片领域有待开垦,需要学术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 双性同体视角 《金色笔记》中译本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Introduction12-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3
- 1.2 Research objective13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3-14
- 1.4 Method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4-15
- 2. Literature Review15-22
- 2.1 Studies on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and androgyny15-20
- 2.2 Studies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olden Notebook20-21
- 2.3 Summary21-22
- 3. Feminism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Androgyny22-32
- 3.1 Feminism translation studies22-26
- 3.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eminism translation studies22-24
- 3.1.2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24-26
- 3.2 The perspective of androgyny26-30
- 3.2.1 Androgyny:definition and concept26-27
- 3.2.2 Androgyny in literature criticism27-28
- 3.2.3 Androgyny in translation28-30
- 3.2.3.1 Androgyny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28
- 3.2.3.2 The equality between translator and writer28-30
- 3.2.3.3 The translator's androgynous perspective30
- 3.3 Summary30-32
- 4. The Golden Notebook and Its E/C Translations32-37
- 4.1 The author and the original32-35
- 4.2 Translators and their translations35-37
- 5. A Comparison 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olden Notebook in Viewof Androgyny37-51
- 5.1 Androgyny in the novel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37-40
- 5.1.1 Androgyny in the novel37-39
- 5.1.2 Androgyny in Chen's version39
- 5.1.3 Androgyny in Gu's version39-40
- 5.2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wo translators40-41
- 5.2.1 The 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Chen Caiyu40
- 5.2.2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Gu Tao40-41
- 5.3 Different reproduction of The Golden Notebook concerning gender-related concepts41-50
- 5.3.1 Reproduc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e and female41-44
- 5.3.2 Reproduction of male images44-47
- 5.3.3 Reproduction of female images47-50
- 5.4 Summary50-51
- Conclusion51-53
- Bibliography53-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华;;论双性同体现象在艺术中的表现[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张磊;;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观”的形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周霜红;欧飞兵;吴慧兰;;岩石下的水晶——文学批评视野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年01期
4 贲培娣;;“双性同体”研究新视角与批评方法的重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王芳;;马维尔的诗歌《花园》中的“双性同体”意识[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崔海妍;;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5期
7 郭京红;;“双性同体”溯源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渗透[J];名作欣赏;2011年30期
8 简丽丽;;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J];文学教育(中);2011年09期
9 刘秋菊;;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观[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冷东;“双性同体”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蕴涵[J];文艺争鸣;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婷;卫泽;;“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之比较[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2 刘怀荣;;“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3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李爱云;;女性话语·躯体写作·双性同体——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昕;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双性同体”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霜红;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诗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姜颖;对三部英国战后小说中双性同体形象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秦国丽;英美小说中的双性同体[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郑炜丽;“双性同体”与弗吉尼亚·伍尔夫[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王宁;父亲掌中的“双性同体”[D];河北大学;2008年
6 陶慧;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双性同体”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占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双性同体”思想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2年
8 隋艳娜;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双性同体”理论在《波比》中角色的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窦冰;双性同体理论视野中的性别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冉妮娜;虚幻的“双性同体”[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0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2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