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翻译《奥拉拉》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7-08-24 01:22

  本文关键词:翻译《奥拉拉》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 主体性 翻译


【摘要】: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者必须围绕原文进行翻译,字随句从,以是否忠实原文为评价标准,而往往忽视客观存在的译者主体性因素,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遮蔽、被压制、被排斥的状态中。而当今译界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已经逐渐深入。翻译作为一个文化的交际过程,离不开特定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本文主要讨论在翻译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短篇小说《奥拉拉》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标,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交流障碍,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具体说,在文化因素方面,译者对比中英文化差异,分别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选用符合汉语习惯的语言;在对原文的理解方面,译者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时时调整翻译策略,变通性地选用合适的词句;在对读者的关照方面,译者在翻译时尽量选择大众化的语言,便于读者理解。本文还在这三个方面举出相应的例子说明译者主体性对译文效果产生影响。 结果表明,译者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因素的发挥,能使译文产生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译者 主体性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9
  • 项目说明9-10
  • 源语/译语对照语篇10-68
  • 翻译评注 翻译《奥拉拉》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68-77
  • 一 引论68-69
  • 二 在翻译史蒂文森的作品《奥拉拉》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体现69-75
  • 2.1 译者主体性的界定69
  • 2.2 研究对象及其缘由69-70
  • 2.3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70-75
  • 2.3.1 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70-71
  • 2.3.2 译者对文本的理解71-73
  • 2.3.3 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关照73-75
  • 三 结语75-77
  • 参考文献77-78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8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28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