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互文视角下的《赴宴者》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3:00

  本文关键词:互文视角下的《赴宴者》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互文性 翻译研究 赴宴者 严歌苓 华人作家


【摘要】:互文性理论被视为解构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互文”尤指对其他文本的“创造性”运用,即赋予引文新的意义。互文研究对象包括文本中其他文本内容,也涉及文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文本”的涵义大为扩展。华人作家严歌苓的作品《赴宴者》讲述了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这部作品的特点是严歌苓用英文创作,文中与中国文化形成互文的因素以西方读者便于接受的方式处理,从而扫除了海外读者的语言和文化双重障碍而获得广泛阅读。而其中译本以类似的方式翻译互文指示,在国内同样受到读者喜爱。 本文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哈蒂姆和梅森所提的互文性翻译理论框架和相关观点,对《赴宴者》及其中译本所构成互文圈现象进行详尽的描述。本文将个案中的互文翻译分成两大类:原文中互文指示的翻译和译者在翻译中创造的互文指示。前者包括对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互文指示,如饮食,,政治及取名文化;后者包括译者增加的习语,谚语和仿拟等,以此描述文中各类互文指示的翻译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本文得出结论:译本是翻译普遍规律和个人选择的结合。前者是许多互文翻译研究的关注重心和希望借由个案研究总结出的普适原则。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译者的个人意图,身份和行为对译文的互文影响不可忽略,研究译文中的互文现象需关注这一互文因素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此外,原文和译文皆以目标读者的感受作为写作和翻译的参考以实现文本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互文性 翻译研究 赴宴者 严歌苓 华人作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3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3-19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Abroad13-16
  • 1.1.1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13-15
  • 1.1.2 Critical Views on Intertextuality15-16
  • 1.1.3 Intertextuality Appli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16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in China16-19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 Introduction to Hatim & Mason’s Intertextual Theory19-25
  • 2.1 Types of Intertextual References19-22
  • 2.2 Translation as Mediation and a Two-way Processing22-24
  • 2.3 Translator as a Mediator24-25
  • Chapter Three Intertextual Study on the Banquet Bug25-49
  • 3.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nquet Bug25-33
  • 3.1.1 Literary Life of Geling Yan and her English Writing29-32
  • 3.1.2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Banquet Bug32-33
  • 3.2 Translating Intertextual References in the Original Novel33-42
  • 3.2.1 Intertextual References to Chinese Culture33-40
  • 3.2.1.1 Discrete Intertextual References33-38
  • 3.2.1.2 Stylistic References38-40
  • 3.2.2 Intertextual References to Western Culture40-42
  • 3.3 Translating to Create Intertextual References --- Mediation of the Translator42-49
  • 3.3.1 Creating Allusion43-44
  • 3.3.2 Creating Conventionalism44-45
  • 3.3.3 Quoting Slangs45-46
  • 3.3.4 Creating Parody46-47
  • 3.3.5 Modifying Numbers47-49
  • Conclusion49-54
  • Works Cited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彤;中国电子出版如何再创新高[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4年01期

2 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研究;2000年03期

3 周晓红;与严歌苓用灵魂对话[J];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2004年01期

4 辛斌;体裁互文性的社会语用学分析[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5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6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万涛;王丽娟;;严歌苓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728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28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