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的互文性与创造性文本的生成
本文关键词:比较文学的互文性与创造性文本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跨界研究 比较视域 第三种诗学
【摘要】:杨乃乔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边界凭借语际与跨界两个维度的优势迅速向外扩张,最终比较视域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相呼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身份标志。曹洪洋认为,"跨学科"是比较文学视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其对比较文学的身份认同必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姜哲认为,在中国语言文学的语境之下,"世界文学"的研究必然以"比较文学"为前提,即"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出场,必须是将其自身呈现于历史的、审美的和科际的关系系统中的出场。郭西安认为,比较视域概念是理解比较文学后设学科特性与研究定位的枢机;从视域到比较视域的推进,也在很大程度上标识出传统人文研究向后人文研究过渡的理念特征。梁丹丹认为,中西方文学的互动对话是一种含有比较文学互文性质的典范文本,这一文本是研究主体在中西方文化精神的汇通与融合中生成与创造出的新的诠释意义的文本,即比较文学所倡导的"第三种诗学"。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学院;
【关键词】: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跨界研究 比较视域 第三种诗学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根据格拉汉姆·艾伦在《互文性》一书中对“互文性”这一理论术语的历史及内涵的疏理,这一术语 最初是由法国学者朱莉亚·克里斯蒂瓦启用的,1克里斯蒂瓦在载于1980年《语言中的欲望:文学与艺术的一种符号学方法》一书中的《有边界的文本》与《文本、对话与小说》两篇文章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忠;;比较诗学的三种境界——中国比较诗学的学术进程与研究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刘象愚;比较文学方法论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4 宋炳辉;;30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焦亚东;;在旁征博引的背后——钱锺书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向度[J];长江学术;2008年02期
6 孙雪霞;;近三十年中西比较视野的《庄子》研究及其引申[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7 向天渊;;百年中西比较诗学概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伍世昭;;“打通”·“平行比较”·“单位观念”——钱钟书比较诗学管窥[J];东方丛刊;2008年04期
9 方平;;对于《促织》的新思考——比较文学也是“思考的文学”[J];读书;1982年11期
10 孙雪霞;;《庄子》比较研究三十年之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代迅;;百年回眸:世界文论格局中的中国文论抉择[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燕;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罗新河;钱钟书文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5 程玉梅;中诗英译: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文治芳;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9 郑意长;近代翻译思想之演进及其现代阐释[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潘文东;多维视域下的《小说神髓》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文婧;北美华裔汉学家翻译理念研究(1995-2004)与中国译介学建设[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邓燕芳;钱锺书《管锥编·周易正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张兰萍;钱钟书《管锥编·毛诗正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包敏;《马桥词典》与《哈扎尔辞典》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周向荣;《管锥锥》(一)与佛典[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崔盛学;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李箕永的“土地”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宋颜莉;范式建构:余英时“新典范说”对传统红学研究方法论的突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聂友军;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杨帆;阿赫玛托娃与中国诗歌[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向荣;《管锥编》(一)与佛典[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郦青;《一剪梅》英译的互文性对比解读[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2 肖安法;词语的互文性与翻译困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徐涛;;语篇与语篇的“对话”──语篇互文性的理论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5 陈小燕;;浅谈英汉翻译中的互文性关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张莉;;互文性与翻译[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范胜福;;认知模式与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8 朱岚晖;;从原作的互文性看译作的互补性——以《李尔王》的三个中译本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董学文;崔柯;;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祖利军;;《红楼梦》中俗谚互文性翻译的哲学视角——以“引用”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晶;;互文性在翻译中的丢失与体现——以红楼梦英译本(前四十回)中俗语翻译为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任东升;焦良欣;;《天路历程》互文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互文性:摄影文学的精髓[N];文艺报;2001年
2 阎浩岗;互文性视阈中的《最后的生产队》[N];文艺报;2012年
3 张燕玲;张冲的困境:杨争光的互文[N];文艺报;2010年
4 ;也谈学术界的“互文性”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文学院 赵雪 曹彦男;微博通缉令中的互文现象[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玲丽;误解的互文性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3 王娟;中英文报纸新闻标题互文性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胜福;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揭廷媛;基于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D];西南大学;2010年
6 霍清清;英语新闻的互文性阐释[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林琳;中国产品英文广告的互文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周励;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金色的耶路撒冷》的互文性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鄢克非;中美法庭判决书的互文性对比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6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4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