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节译及翻译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嘉莉妹妹》节译及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本次翻译材料所选用的英文文本来自美国自然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SisterCarrie。《嘉莉妹妹》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座纪念碑,为美国小说开拓了视野,为未来的小说家开辟了新路。《嘉莉妹妹》自从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受各国读者的欢迎,目前国内也有多种版本的译文。笔者选了小说中的五个篇章进行翻译,第二十五章至第二十九章,主要描写赫斯伍德和嘉莉私奔的片段。作者在描述人物心理活动时,用词巧妙,简洁却意义深远。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主要通过两本译作进行对比分析,并大胆作出自己的译作。在翻译项目完成之后,对比名家名译本,撰写翻译报告,最后总结翻译心得。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 翻译 《嘉莉妹妹》 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中文译文8-46
- 2 翻译报告46-56
- 2.1 作者生平简介46
- 2.2 节选译文主要内容46-47
- 2.3 翻译意义及目的47
- 2.4 翻译过程47-48
- 2.4.1 译前计划47
- 2.4.2 翻译阶段47-48
- 2.4.3 翻译校审48
- 2.5 翻译方法48-49
- 2.6 译本对比分析49-54
- 2.7 翻译心得54-56
- References56-57
- 附录:英文原文57-113
- 致谢11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朱家胜;预测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位巧;;主位推进的语篇功能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肖;;语篇衔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吴颖;;对网络搜索引擎辅助翻译的反思[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葛卫红;;汉英照应成分比较及对语篇翻译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赵宏伟;;英语语调在语篇中的连贯构建功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蒋联江;;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苏建华;;从主位推进模式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卫青;农村高中英语词汇习得语境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范姝;从主述位理论看汉语政治报告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文华;从标记主位视角看小说《鸡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婧;从专业笔译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忠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4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1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