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翻译的模糊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诗经》翻译的模糊性研究
【摘要】:《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原典,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诗经》英译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诗经》英译研究迄今仍比较薄弱,已有成果涉及到《诗经》英译理论的研究,《诗经》翻译概论和译者主体下《诗经》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等。本文从《诗经》译本出发,结合《诗经》本身的模糊存在,运用跨学科理论“模糊理论”来分析、研究诗经在语言,意境和风格三方面特点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模糊理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札德(L.A.Zadeh)1965年发表的论文《模糊集合》一文首次提到。札德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在他看来,对现实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经常会找不到精确判定其资格的根据。他提出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处理模糊现象,来研究模糊概念。之后“模糊理论”被应用到多个学科,包括语言学及翻译领域,用来指导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以及对翻译理论的完善。本研究选定了理雅各,韦利,许渊冲的三个译本,节选出风、雅、颂中当代人们感兴趣的篇章,其主题涵盖爱情,政治,农作等,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诗经三部分文本英译中总结归纳出一定规律。文本集中研究《诗经》语言,意境和风格在翻译中的模糊性不同体现形式,具体研究对象包括:动词、名词,意象、修辞,结构、押韵等。通过对重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语言翻译方面,原文本身带有模糊性的语言,在译文中都采用了相对模糊的翻译处理方法;意境复制方面,原文意境的模糊性,在译文中得到了绝对的模糊体现;风格转换方面,原文清晰的文本结构和押韵,在译文中采用与原文对仗的结构和押韵或是以其他的文体形式实现了形式的清晰再现。
【关键词】:《诗经》 模糊论 翻译 模糊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Contents7-9
- Introduction9-12
- 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2.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10
- 3.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10-12
- Chapter One The Book of Songs Translation12-20
- 1.1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12-16
- 1.1.1 Compi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12-13
- 1.1.2 Three Sections: Songs, Odes and Hymns13-14
- 1.1.3 Composing, Poetic and Musical Features14-16
- 1.2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16-20
- 1.2.1 Trans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16-17
- 1.2.2 Theori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thology17-20
- Chapter Two Fuzzy Theory and Translation20-28
- 2.1 Fuzzy Theory and Linguistic Fuzziness20-23
- 2.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uzzy Theory20-21
- 2.1.2 Fuzziness of Language21-22
- 2.1.3 Studies on Fuzzy Linguistics22-23
- 2.2 Fuzziness of Translation23-28
- 2.2.1 Fuzziness in the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24-25
- 2.2.2 The Relationship of Fuzziness to the Translation25-26
- 2.2.3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Fuzzy Theory in the Anthology Translation26-28
- Chapter Three Degree of Fuzzi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28-43
- 3.1 Relative Fuzziness in Linguistic Transfer28-32
- 3.1.1 The Nouns Processing28-30
- 3.1.2 The Verbs Processing30-32
- 3.2 Absolute Fuzziness in Artistic Conception Reproduction32-36
- 3.2.1 The Image Processing33-34
- 3.2.2 Transfer of Rhetoric Devices34-36
- 3.3 None Fuzziness in Style Transfer36-39
- 3.3.1 The Form Processing36-38
- 3.3.2 The Rhythm Processing38-39
- 3.4 Comparison of the Fuzziness39-42
- 3.5 Inspirations for Chinese Classic Translation42-43
- Conclusion43-45
- Acknowledgements45-46
- Bibliography46-48
- Appendix48-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美,张明;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2 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文军;郝淑杰;;国内《诗经》英译研究二十年[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4 曹克煜;;诗歌译者地位的阐释学浅析——介评诗经《关雎》五个英译版本[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徐婧;《诗经》英译的两大难题及其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包延新,孟伟;《诗经》英译概述[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7 吴结评;;从赋、比、兴观《诗经》之英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陈家旭;试论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10 ;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丹;语言模糊性及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宏川;论《诗经》在英美的翻译和接受[D];四川大学;2002年
3 胡忠坤;翻译的模糊性及翻译中的模糊处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5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1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