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建构及其转化
本文关键词: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建构及其转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方面表现的比较和谐,但更多的时候是文化的不兼容。在此我们把作为文化间交流载体的人提取出来,通过对不同区域人的文化身份的讨论试图建构起新时代的文化身份内涵。 当然文化身份在不同的领域中多有探讨如文学,社会学等,并且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本论所研究的方向是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建构及其转化。试图用当代艺术的视角去理解文化身份。并且也是通过当代艺术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把当代艺术中零散的文化身份概念及相关作品整理出清晰的脉络。以此真正达到对文化身份的理解和建构。本文在对身份概念和文化身份概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文化身份建构的两种方式即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建构和文化身份的跨学科建构。并且以传统表现和多样性表现两个层面总结当代艺术案例。来展现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文化身份。最后在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化收尾,提出转化的可能方向以及反思总结。 本文重点部分是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建构,并通过差异化的文化身份,流动性的文化身份以及模糊化的文化身份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在这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细分。如在差异化的文化身份中探讨种族文化下性身份的差异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流动性的文化身份中探讨性别文化身份的流动性和地域文化身份的流动性。再从模糊化的文化身份中探讨一种融合的可能性,并用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实践模糊化的建构。以求突破一种高度文化差异下的界限。 通过对对当代艺术语境中文化身份的三方面探讨,挖掘出在复杂表象下的规律。并试图整理出脉络以求建构出当代艺术语境中文化身份的样貌。再通过跨学科的思想交融来丰富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深度与广度。以求为当代艺术创作寻找出更多样的文化意义与表现形式。在最后希望有一些深入的思考,让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能走的更远,得到升华与转化。
【关键词】:文化身份 当代艺术 语境 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1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动态9-10
- 1.2.1 国内研究状况9
- 1.2.2 国外研究状况9-10
- 1.3 本文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文化身份概念的提出11-16
- 2.1 身份观念史11-12
- 2.1.1 身份本质论11
- 2.1.2 身份社会历史论11-12
- 2.1.3 后现代身份虚无观12
- 2.2 身份的边界12-14
- 2.2.1 身份与差异12
- 2.2.2 身份的常与变12-13
- 2.2.3 身份与危机13
- 2.2.4 身份的多元与统一13
- 2.2.5 身份设计13-14
- 2.3 文化身份14-16
- 第三章 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建构16-23
- 3.1 差异化的文化身份16-18
- 3.1.1 种族文化下性身份的差异16-17
- 3.1.2 地域文化身份的差异17-18
- 3.2 流动性的文化身份18-21
- 3.2.1 性别文化身份的流动性19-21
- 3.3 模糊化的文化身份21-23
- 第四章 跨学科文化身份的建构23-27
- 4.1 多学科交融23-25
- 4.1.1 跨学科的可能性23-24
- 4.1.2 跨学科中的文化身份24-25
- 4.2 打破固化思维25-27
- 4.2.1 质疑,一种新的思维方式25
- 4.2.2 媒介无高低,有效表达是关键25-26
- 4.2.3 打破是无尽的26-27
- 第五章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文化身份27-29
- 第六章 文化身份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化29-33
- 6.1 可能的转化方向29-33
- 6.1.1 强化差异的文化身份29-31
- 6.1.2 融合趋同的文化身份31-33
- 第七章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5
- 致谢35-36
- 附:作品册36-3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佳佳;杨艳石;;基于元形态主导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4年10期
2 龙屹;;中锋、秃笔的隐秘情思——简析八大山人书法的创变理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3 金伟民;;视觉隐喻:从定义、结构到识读教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3期
4 郑剑;;试论风景写生对色彩教学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7期
5 吴峻峰;;摄影与书法关系初论[J];海峡影艺;2014年02期
6 段飞;;写实传统的绝唱——论弗洛伊德人体写实绘画的三大成就[J];芒种;2014年23期
7 吕韶钧;;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本土行动——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8 郝新鸿;;吴文俊“几何定理之机器证明”的文化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01期
9 周伟业;;视觉艺术传播图像化历程及其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10 李小荣;;观看之道:佛教图像传播的哲学思考[J];学术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华森;山寨式沉浸体验与艺术作品的互涉[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刘景福;西方新媒体里的中国电影形象研究(2002-2011)[D];厦门大学;2014年
3 苏刚;回归经典[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郑伟;基督宗教传播的视觉媒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王卓然;表现与观看:郭熙《早春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琪;论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探寻[D];湘潭大学;2014年
7 朱珠;介入与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s
本文编号:816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1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