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域下《红楼梦》中仿拟辞格英译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08:19

  本文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域下《红楼梦》中仿拟辞格英译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翻译 汉语仿拟 红楼梦 意义


【摘要】:在某些语境下,为了达到幽默、讽刺、标新立异等修辞效果,作者/说话者通过模仿现有词语,更换现有词语的某个词素而临时创造出新词语的修辞格称为仿拟。近年来,作为传统辞格的仿拟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对它翻译的研究却较少涉及。《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缩影,用词严谨,语义深远,历来是红学爱好者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各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其中的仿拟辞格翻译给译者带来巨大挑战。有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仿拟为研究素材,选取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分析文中仿拟的意义与功能,并根据“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尝试对《红楼梦》中仿拟辞格的英译进行探析。 社会符号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理论,它是用符号学的原理来解读各种社会符号和探究社会意义的科学,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社会符号学认为语言是最为复杂的符号系统之一。它不仅关注语言层面上的研究,而且同时把注意力转向文化、语境、语域等影响翻译的因素。该论文在仿拟翻译研究过程中,以陈宏薇教授所提出的“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为标准,侧重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对文本意义和翻译过程的决定作用,以语言的符号性特点为翻译及其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理论视角。由此可见,对于包含大量文化信息的仿拟辞格的翻译和翻译研究,社会符号学都能为其提供可行的翻译理论和准则。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共四章。引言部分简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文献回顾。首先介绍了《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然后引出其中的仿拟修辞,进而对其进行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相关研究的介绍;第三章为理论架构。首先介绍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接着将社会符号学理论引入到翻译研究中,,分析介绍翻译的性质、翻译的过程和译文质量评价标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第四章即研究设计。提出该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及其相关的分析过程。第五章,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角度详细探讨了杨宪益夫妇《红楼梦》英译本中仿拟辞格的翻译。作者首先分析了译本中仿拟翻译意义(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转化和所采用翻译策略。指出言内意义在仿拟翻译过程中是最难传递的。其次,分析了译文中仿拟翻译功能相似的实现。最后,在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观点,并指出在仿拟英译的过程中用社会符号学理论来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之,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角,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来探讨翻译问题,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并进一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共荣。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翻译 汉语仿拟 红楼梦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8-10
  • 摘要10-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2-13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13-14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4-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1
  • 2.1 Hong Lou Meng and Its English Versions15-16
  • 2.1.1 Cao Xueqin and His Hong Lou Meng15
  • 2.1.2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15-16
  • 2.2 A Brief Review of the Chinese Parody in Hong Lou Meng16-20
  • 2.2.1 Definition of the Chinese Parody16-18
  • 2.2.2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Parody18
  • 2.2.3 Functions of Chinese Parody in Hong Lou Meng18-19
  • 2.2.4 Previous Study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rody in Hong Lou Meng19-20
  • 2.3 Summary20-2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1-31
  • 3.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osemiotic Approach21-24
  • 3.1.1 Semiotics21-23
  • 3.1.2 Sociosemiotics23-24
  • 3.2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24-29
  • 3.2.1 Sociosemiotic Nature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rody26
  • 3.2.2 The Criterion of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26-29
  • 3.3 Advantages of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29-31
  •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31-32
  • 4.1 Research Questions31
  • 4.2 Data Collection31
  • 4.3 Data Analysis31-32
  • Chapter Five A Study of the Chinese Parod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32-55
  • 5.1 Realization of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rod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32-52
  • 5.1.1 Correspondence in Designative Meaning32-40
  • 5.1.2 Correspondence in Linguistic Meaning40-45
  • 5.1.3 Correspondence in Pragmatic Meaning45-51
  • 5.1.4 Summary51-52
  • 5.2 Realization of “Similarity in Function”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rod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52-55
  • 5.2.1 Similarity in Informative Function52-53
  • 5.2.2 Similarity in Expressive Function53-54
  • 5.2.3 Similarity in Aesthetic Function54
  • 5.2.4 Summary54-55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5-57
  • 6.1 Major Findings55-56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56-57
  • Notes57-58
  • References58-61
  • Acknowledgements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雪玲;;泰特勒和严复翻译三原则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徐国珍;二十世纪仿拟辞格研究综述(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徐国珍;仿拟分类面面观[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徐盛桓;;说“拈连”[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温洪瑞;从符号学角度谈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7 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8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年03期

9 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年01期

10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829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29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