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草婴的托尔斯泰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5:39

  本文关键词:草婴的托尔斯泰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草婴 托尔斯泰 翻译 人道主义


【摘要】:83岁的草婴在他6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翻译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但最让草婴引以为自豪的,是他54岁起,历时21年翻译完成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共计12卷、400万字。其中,《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经典。有评论说,凭一己之力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全世界只有草婴。本文试通过对草婴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译文的语言特色、人物内心刻画、性格把握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草婴在文学翻译上的突出特点及人道主义在他译文中的突出表现。 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绪论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于草婴先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逐一进行分类阐释,从而进一步发现目前草婴翻译研究现状的空缺部分,引出本文研究的方向及核心,同时在绪论中提出本文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即纵向时间轴和横向空间关系的对比研究方法。 在第一章里,,概述了草婴与翻译结缘的历史契机以及他决意潜心研究托尔斯泰的原因。大致总结了他从接触俄语开始到完成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翻译的整个历史过程以及他对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深刻理解。 在第二章中,分别以三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和《战争与和平》草婴译本的不同翻译特色、时代背景的联系、译者翻译心态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逐一分析草婴在不同时期对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理解与颂扬。 第三章,通过纵向的时间轴及横向的空间分布,分别对草婴同时代的托尔斯泰翻译家和目前市场流行的一些托尔斯泰作品翻译版本进行对比研究,突出草婴的翻译特色,揭示他在翻译背后的艰辛人生历程和对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草婴 托尔斯泰 翻译 人道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5;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一、选题缘起及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1. 对草婴身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的研究10-11
  • 2. 草婴对托尔斯泰作品翻译的研究11-12
  • 3. 媒体对草婴的报道12-13
  • 二、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草婴的翻译生涯15-22
  • 第一节 翻译的缘起15-17
  • 第二节 草婴为什么翻译俄罗斯文学17-20
  • 第三节 一生倾情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翻译20-22
  • 第二章 从《安娜卡列尼娜》到《战争与和平》22-32
  • 第一节 美丽的安娜22-26
  • 1. 翻译背景22-23
  • 2. 对作品的看法23-25
  • 3. 翻译特色25-26
  • 第二节 六年译《复活》26-28
  • 1. 人道主义关怀26-27
  • 2. 苍劲有力的文字27-28
  • 第三节 《战争与和平》中三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28-32
  • 1. 皮埃尔29-30
  • 2. 娜塔莎30-31
  • 3. 安德烈31-32
  • 第三章 其他翻译者译著与草婴的对比研究32-42
  • 第一节 同时代里的托尔斯泰代言人32-36
  • 1. 重新估价运动32-33
  • 2.一度的翻译热潮33-36
  • 第二节 特色凸显艺术36-42
  • 1. 翻译语言比较36-39
  • 2. 对人道主义的辨证理解与颂扬39-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五胡乱华”和“孝文帝改革”:事件、叙述与认同——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刘颖新;;从理想到现实——《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知识分子形象梳理略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3 张利娟;;识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浅析《复活》中聂赫留多夫的人性复活之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吴晓云;;试论历史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5 田恩铭;;两《唐书》文学家传记书写过程中史家身份与叙事指向关系[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6 张雪梅;;宗教对俄罗斯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常金雪;;诗化的心 诗化的魂——浅谈叶赛宁的诗歌特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8 孙晓喜;王振林;;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J];长白学刊;2007年02期

9 杨宁;;浅析托尔斯泰的《复活》[J];长城;2009年06期

10 王晓玉;;真实与良知——论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的特点[J];长城;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彦昌;陈聪;;论档案与集体记忆[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严海蒙;谢苗诺夫《保加利亚组曲》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赵欣;普希金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骆祥聪;回忆与构建[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葛晓华;铁凝与俄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建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性[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君;试论《复活》中的“托尔斯泰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洋;论特里丰诺夫小说中的“市侩现象”[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徐生平;论拉斯普京小说中的道德突变[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侯平川;“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0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40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