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色彩规划 可操作性 运作机制 “双向引导”
【摘要】:城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活动场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依赖于城市。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城市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它更是一个地区文明传承和文化识别的重要体现。城市色彩在城市环境要素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同时,城市色彩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愈加明显。可以说,城市色彩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特质,成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外貌、风土、功能等的综合价值判断。具有和谐、有特色的城市色彩应该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的城市都已经意识到城市色彩对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城市色彩规划,以期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很多城市的色彩规划可操作性不高,规划成果难以实施。综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术界对于城市色彩规划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范式,规划人员对规划方法技术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有认识偏差,,导致规划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可操作性低。另一方面,城市色彩规划体系不完善,规划成果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监督管理,以致规划的成果形式、控制方式缺乏对城市建设实施的指导性作用,导致城市色彩规划难以实施。 本文以色彩学、城市规划设计为基础理论,在明确了城市色彩的概念、构成要素,并对城市色彩的心理感知等问题全面分析后,对我国城市色彩规划难以实施的原因进行研宄。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当前城市色彩杂乱无序的不和谐状态以及城市色彩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低的情况,研宄形成一套面向实施的城市色彩规划运行机制,提出“双向引导”的规划模式,并归纳了包括城市色彩调研、评价、定位、规划实施等城市色彩规划内容体系。在规划体系中对城市色彩的规划提出分别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中观上合理控制、微观上正确引导三个规划层面,同时提出将城市分成严格控制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三个不同程度的控制层级,对城市色彩进行不同程度和范畴的规划控制,试图使城市色彩规划能够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并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在城市建设中能够落实细化,使城市色彩达到既具有个性、又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 可操作性 运作机制 “双向引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115;J0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言13-30
- 1.1 研究背景13-19
- 1.1.1 城市色彩的研究意义13-14
- 1.1.2 我国城市色彩面临的问题14-15
- 1.1.3 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意义15-17
- 1.1.4 城市色彩规划的可行性17-19
- 1.2 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发展历程19-24
- 1.2.1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19-21
- 1.2.2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21-24
- 1.3 问题的提出24-25
- 1.3.1 城市色彩研究成果对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缺乏指导作用24-25
- 1.3.2 城市色彩规划成果可操作性低25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25-28
- 1.4.1 研究目的25-26
- 1.4.2 研究内容26
- 1.4.3 研究方法26-28
- 1.5 研究框架28-29
- 1.6 本章小结29-30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30-46
- 2.1 色彩学的基本理论30-41
- 2.1.1 色彩的概念30-32
- 2.1.2 色彩体系32-33
- 2.1.3 色彩对比33-37
- 2.1.4 色彩的协调37-38
- 2.1.5 色彩地理学相关理论38-40
- 2.1.6 色彩心理学相关理论40-41
- 2.2 城市色彩概述41-43
- 2.2.1 城市色彩的基本含义41-42
- 2.2.2 城市色彩三要素理论42-43
- 2.3 城市色彩的特性43-45
- 2.3.1 城市色彩具有宏观性43-44
- 2.3.2 城市色彩具有复杂性44
- 2.3.3 城市色彩具有人文性44
- 2.3.4 城市色彩具有公众性44-45
- 2.4 城市色彩规划概述45
- 2.5 本章小结45-46
- 第三章 我国城市色彩规划困境与案例研究46-69
- 3.1 我国城市色彩规划难以实施的原因剖析46-51
- 3.1.1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体系不完善46
- 3.1.2 城市色彩规划策略的盲目性46-47
- 3.1.3 城市色彩规划技术方法存在争论47-50
- 3.1.4 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50
- 3.1.5 缺乏实施管理监督机制50-51
- 3.1.6 缺乏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操作方式51
- 3.2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主要理念研究与案例分析51-60
- 3.2.1 欧洲城市色彩规划理念研究51-53
- 3.2.2 法国郎科罗城市色彩规划理念与实践研究53-56
- 3.2.3 日本城市色彩规划理念与实践研究56-58
- 3.2.4 大阪城市色彩规划案例研究58-60
- 3.3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理念与案例研究60-68
- 3.3.1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类型60-61
- 3.3.2 哈尔滨城市色彩规划案例研究61-63
- 3.3.3 武汉城市色彩规划案例研究63-65
- 3.3.4 通州新城城市色彩规划案例研究65-68
- 3.4 本章小结68-69
- 第四章 面向实施的城市色彩规划运作机制69-83
- 4.1 采用“双向引导”的规划控制模式69-70
- 4.1.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69
- 4.1.2 “双向引导”的规划控制模式69-70
- 4.2 “双向引导”模式理论解析70-72
- 4.2.1 从整体把控而不是着眼于局部70-71
- 4.2.2 提出规划控制而不是做具体的设计71
- 4.2.3 双向引导而不是单方控制71
- 4.2.4 过程描述而不是状态描述71-72
- 4.3 “双向引导”模式程序架构72-79
- 4.3.1 前期准备工作72-73
- 4.3.2 城市色彩现状调研73-75
- 4.3.3 建立城市色彩信息数据库75-76
- 4.3.4 城市色彩现状评价76-78
- 4.3.5 规划方案、编制成果78
- 4.3.6 公众意见咨询78
- 4.3.7 技术审定78-79
- 4.4 “双向引导”模式运作内容79-80
- 4.4.1 内容分类79
- 4.4.2 层级架构79-80
- 4.4.3 深度解析80
- 4.5 规划的基本原则80-82
- 4.5.1 注重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持续性原则80-81
- 4.5.2 符合城市功能发展需求的原则81
- 4.5.3 注重城市色彩的传承与生长的原则81-82
- 4.5.4 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则82
- 4.6 本章小结82-83
- 第五章 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83-113
- 5.1 宏观层面——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策略83-94
- 5.1.1 明确城市色彩规划的总体目标83
- 5.1.2 城市总体色彩风格定位83-91
- 5.1.3 城市色彩分区91-94
- 5.2 中观层面——片区色彩规划控制94-102
- 5.2.1 确定色彩的控制程度95-96
- 5.2.2 提出城市片区色彩主色调96-97
- 5.2.3 明确片区色彩的规划手法97-99
- 5.2.4 对片区内建筑群进行控制引导99-100
- 5.2.5 重要景观地段的控制100-102
- 5.3 微观层面——城市重点地段的景观构成元素色彩的控制引导102-112
- 5.3.1 城市景观构成元素色彩的控制方法102-105
- 5.3.2 城市景观构成元素的色彩控制105-110
- 5.3.3 城市景观元素之间的色彩组织与协调110-112
- 5.4 本章小结112-113
- 第六章 城市色彩规划的管理113-123
- 6.1 国内外的城市色彩规划管理成果概述113-114
- 6.2 管理的层次114-115
- 6.2.1 宏观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管理115
- 6.2.2 中观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管理115
- 6.2.3 微观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管理115
- 6.3 管理的方法建议115-120
- 6.3.1 将城市色彩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115-116
- 6.3.2 制定城市色彩规划相关法律法规116-117
- 6.3.3 对需要进行色彩控制的城市建筑、建筑群进行色彩方案的审批117
- 6.3.4 建立城市色彩规划的反馈机制117-118
- 6.3.5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方式118-119
- 6.3.6 制定色彩数据的统一标准119
- 6.3.7 建议成立城市色彩管理处119-120
- 6.4 管理的技术工具120-121
- 6.5 管理的工作流程表121
- 6.6 本章小结121-123
- 结语123-125
- 参考文献125-13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30-131
- 致谢131-132
- 附件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丹,赵民;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政治经济基础及制度安排[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2 魏薇;胡明杰;;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J];华中建筑;2012年04期
3 刘洋;混沌理论对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的启示[J];建筑学报;2004年06期
4 逯海勇,胡海燕,谭燕;基于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占柱;;对城市色彩规划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军;现代城市景观的新课题——户外广告设置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春霞;;城市色彩表述及控制策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玲;城市主色调定位与引导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丽媛;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会;青岛住宅建筑色彩地域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恒芝;台州城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琳;城市色彩设计指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孙旭阳;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吴晔;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郝永刚;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胡恒;苏州市凤凰广场之色彩景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李晓敏;城市的建筑色彩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4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