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小说江城(River Town)节选的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04 09:01
本文关键词:关于翻译小说江城(River Town)节选的实践报告
【摘要】: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向外打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在日渐的稳步提升。今日的中国在国际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想要了解中国的愿望也愈加强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社会变化一直高度关注,这在文学领域多有反应。洋作家们纷纷将笔头转向中国,以异乡人的视野,描述他们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项目中选定的译稿原文摘自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的处女作《江城——长江边的两年(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摘取部分为原书第八章——《中国生活》。本报告将重点放在纪实文学的翻译策略选择上: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确定行文风格;如何通过本地方言形式改写人物对话;以及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贯彻译者的各项素质以期达到流畅的译文。 在译者看来,当翻译这种以中国为题材的外文文学作品时,由于没有现成的专门针对此种门类的翻译理论作参考,,译者自行发挥的空间很大。译者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翻译手法处理原文,在发挥译者主体功能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叛逆,最终完成本项目的翻译任务。 希望通过本报告所分析和总结的经验,能为文学翻译的后者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小型翻译项目 文学翻译 案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第一章 引言8-9
- 第二章 项目简介9-10
- 第三章 译前准备10-12
- 3.1 以目的论为主干的理论支撑10
- 3.2 确定行文风格10-11
- 3.3 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11-12
- 第四章 案例分析12-18
- 4.1 句式重构12-13
- 4.2 语义阐释13-15
- 4.3 语义变通15-16
- 4.4 注释16
- 4.5 方言文化16-18
- 第五章 项目总结18-19
- 第六章 结束语19-20
- 参考文献20-21
- 致谢21-22
- 附录 1:《江城——长江边的两年(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节选《中国生活》原文22-43
- 附录 2:《江城——长江边的两年(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节选《中国生活》译文43-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2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3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4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969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6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