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落花生》两种译本评析
本文关键词:功能对等视角下《落花生》两种译本评析
【摘要】: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本文旨在通过功能对等视角对《落花生》两个译本从两个角度来评析:词汇内涵意义以及语言风格上对比,旨在说明功能对等理论在散文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功能对等 《落花生》 翻译 评析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中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应用于许多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戏剧、广告、导游词和商标的翻译作为其翻译的指导理论,有学者对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许地山代表之作《落花生》,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学者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治敏;;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英译本[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2 来引姣;;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夏济安译《冬日漫步》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4年07期
3 张爽;;从功能对等角度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译本中判词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2013年11期
4 吕银平;;动态功能对等与英汉小说翻译——以《简·爱》两个中译本为例[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4期
5 高原;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修辞意义的再现——《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6 吴佳;李亦凡;;小说对话翻译的功能对等分析——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话翻译为例[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7 施玉丹;;功能对等视角下小说翻译的语言文体转换——以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中译本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8 陈彦;;功能对等在文学翻译中的凸显——浅析《三生客》两个中译本[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9 苑东香;;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评析《简爱》两中译本[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周楚;;从功能对等角度论杜甫《月夜》英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思;;从奈达的“对等”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欣;姜怡;;试论典籍英译中形式对应对于功能传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菲菲;功能对等与传神留韵—译余秋雨散文有感[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海云;“功能对等”理论下小说《葛士比》翻译的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4年
3 丁娟;中译本《赴宴者》中的功能对等[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刘鑫;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视角下研究《围城》英译本中的注释[D];郑州大学;2011年
5 赵宝莹;从奈达功能对等角度看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D];郑州大学;2011年
6 吕璐璐;从奈达功能对等看李剑波、陆承毅译本《女勇士》[D];郑州大学;2013年
7 黄莉;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晓琳;功能对等视角下《茶馆》英译本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9 敖攀琴;功能对等下探析《儒林外史》中方言英译策略[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10 马娇;从功能对等角度看英语儿童文学的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9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3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