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卢卡奇话语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中的意义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7-10-22 15:20

  本文关键词:卢卡奇话语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土化中的意义与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卢卡奇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主体性 话语游戏 本土化


【摘要】:卢卡奇是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之一,他的著述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同时也带来诸多困惑。他的话语在显在和潜在层面刺激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学基本观念的思考,深化了审美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主体性、文学实践性的理论建构,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复杂化与多元结构化。新世纪中国学者的卢卡奇话语阐释在极为狭窄的空间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固定化与当代中国学术机制使得中国的卢卡奇话语细腻而深刻,复杂而深邃,形成了关于卢卡奇话语的游戏状态,这为文学理论本土化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形成诸多问题。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卢卡奇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主体性 话语游戏 本土化
【正文快照】: □傅其林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全球文化话语空间,逃避他者无疑是固步自封。文学理论的建设也是如此。但凡文学理论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时代,都充满着不同文艺观念的激荡,《文心雕龙》《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原创性的文艺经典著述皆为中外文化激荡的结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鹤鸣;;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文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拓展[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仁香;;马克思主义文论应直面现实[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弓;;中国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保守;;文学不能忘记生活[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书文;;革命语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特质——以周扬文艺思想为个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嘉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七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述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刚;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N];学习时报;2010年

2 周由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的力作[N];文艺报;2013年

3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赵秀忠;视野开阔 亲切生动[N];光明日报;2012年

4 张振辉;波兰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亨利克·马尔凯维奇[N];文艺报;2014年

5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课题组;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6 宋俊丽;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的新成果[N];河北日报;2012年

7 记者 陈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改革中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王一川;探访被覆盖的理论原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马建辉;维度与走向[N];文艺报;2006年

10 燕世超;强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2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艳;中西马克思主义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述评[D];延安大学;2015年

2 侯平川;“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朱珊;“物”的三副面孔[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8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78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